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20课《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新增课文,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挽救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要求学生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学习阮恒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祟高品德。
一、初读,理清文路,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艺术性强,且文路清晰,结构严谨。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感染,让学生的心灵也随着“音符”合拍地跳动,与之产生共鸣,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①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②是谁给小姑娘输了血?③阮恒是怎么给小姑娘输血的?④阮恒为什么要给她输血?⑤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通过读、画、议,不仅使学生领悟了文章脉络,而且也在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二、细读,咀嚼词句,品味人物表情和行动本文有很多词句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咬”住这些词句,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评,凭借课文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从而领悟文章的内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略读第一段。利用文后“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为那位受伤的小姑娘献血的”问题,引出“迫在眉睫”一词,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并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是表现“迫在眉睫”的。
2.精读第二段。这一段共有7个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讲读这一段时,要结合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把着力点放在体味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变化上。可分两步进行:
第1步,学习理解第5自然段,领会阮恒献血前的矛盾和紧张的复杂心情。
出示幻灯片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
①“颤抖”是什么意思?(神情激动而紧张)
②由“举——放——举”动作的变化中,反映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献血与不献血的思想斗争是很激烈的)
第2步:深入学习第6—11自然段,从阮恒的三个不同时间的四次哭中,领会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①献血已经开始了,血慢慢地从小阮恒的身上抽走了,他却“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这时会想些什么呢?
②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③引读。
师:过了一会儿——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师:疼吗?阮恒?生:阮恒摇摇头。师:但过了一会儿——
生: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师: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
生:他又摇了摇头。
师:接着——
生: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地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④结合写阮恒表情、动作的词句,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时间里的表情、动作一层一层的变化上,体会小主人公“内心痛苦——加剧——不断加剧”的内心世界。
⑤要求学生找出写阮恒哭泣的词语来,并引导学生区别“啜泣、呜咽、抽泣”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
⑥随着时间的推移,阮恒的血越抽越多,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这时,他应该是放声大哭。可是阮恒哭的声音和动作却逐渐变校这又是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b: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哭泣)引导学生理解阮恒竭力制止哭泣和强忍内心痛苦的原因所在。
3.问读第三段。让学生带着下面两个问题去读这段文字,并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和缓慢的语速来读这段文字:①阮恒为什么这么痛苦?②既然阮恒认为自己因为输血而要死,那他为什么强忍痛苦,给同伴输血呢?
三、总结性读,领悟中心,品评人物心灵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议:①平时在孤儿院,阮恒是怎样对待小伙伴的?②从阮恒的回答中,你可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③如果你的同学或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做?通过读后议、议后读的交替进行,让学生品味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在品味中陶冶情操。这样,既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又向学生进行了非智力因素——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