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教学模式,由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立的:学——思——习——行。其中就提到学习别人的文章以后,需模仿别人的样子去练习。
在现代流行了很长时间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中,教师同样也是要求学生学过文章以后,也来仿写,这样的做法似乎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没有其他好的方法指导时,也只得从事这样的工作,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思想套上了枷锁,永远只会沿着别人的路去走,既没有创新也没有发展,更无法找到自己。于是,路愈走愈窄,情越表越僵,逐渐成了冷漠之人了,因此,说起写作文就闹情绪,谈写作就色变。
经多年的摸索,我把指导学生写作的想法,归纳如下:
积累生活拓展知识。生活是孕育一切艺术的土壤、温床,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和作者的生活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阅历浅,知识贫乏,很难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不仅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而且激发作者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我们要积极地投入生活,体验生活,开辟生活,在生活的感知中积累经验,拓展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头脑,为灵感的触发和文思活跃提供更多的水源或燃料。再说,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平等的。因此,学会拥抱生活就应成为每个人的必需。
倾诉衷肠相互感染。有了扎实的生活,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就不怕每一次的轰轰烈烈活动了。即在每次正式动笔前,先让学生酝酿一段时间,然后让全体同学各抒己见——说意向,谈构思,说感想,谈方法……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达到取长补短,整体提高的目的。记得有一次:学习了说明文单元以后,准备练习说明文的写作,但没确定固定的主题,而是叫学生重新去观察,感受朝夕相处的校园,用心审视自己生活了很久的母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我决定用“美丽的校园”为题,按空间的转移为序来写;有的学生说,我决定立足于介绍“美丽的校园”,再融入对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的文化的说明,让人在享受到美景之余,也受到文化的熏陶;有的学生则说,学校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描写校园美景之时,更多的应融入对学校主人翁的精神的介绍,从而提高学校的精神品位,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学校是所什么样的学校……每个人的想法、观点、感受都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智慧的花朵得到绽放,情感的浪花得到跳跃。很多的同学通过这样的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学到了别人的优点。既加强了同学间的了解,又促进了他们友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化了写作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学生对客观世界审美的升华。对每个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学生也乐于这样的事,写起作文时不再感到焦头烂额,无话可说了,写作文的兴趣有所倍增。
制定标准全体互动。原来很多的时候,学生完成了习作,语文教师就一个人孤灯熬夜整个的修改过程散发出来的是老师一个人的见解、主张。把一个班几十人的思维套入老师的思维中,形成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这样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如此而去,全都步入了一条死胡同。在唯一的标准下,怎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写作完成后,按照制定好的评改标准,把学生分成小组,互改互评,每个学生至少能看到六篇甚至更多的同学的习作。这其实是培养学生修改文章,虚心求教的好习惯。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改之。法国大作家莫里哀常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女仆听,每读完一部新作,女仆都称赞说写得好,莫里哀故意以为她的文化低,是有意讨好主人的。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结果女仆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莫里哀听后非常震惊。可见文化低的人同样能够鉴别文章的好坏。这里的关键是虚心,要有群众观点,放得下架子,才能得到有益的帮助。这样,既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于交流探究之中促进了相互的提高,相互的发展。再说,赋予学生以老师的权力,他们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于是把原来所学的知识全部都系统起来,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抓住时机重谱心音。经过以上的系列活动,学生的思想明朗了,思维活跃了,话闸子打开了,都感到自己写的文章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定然有重写的欲望。这时,老师再加以总结引导,各个都能妙笔生花,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以上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做到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把他们当作了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