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节选)随堂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①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行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出,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谩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②……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记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故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谩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思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出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的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1、“路连接着家与前方……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请分别说出“家”、“路”的内涵。
⑴ 家
⑵ 路
2、第③段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说说引用的作用?
3、在第③段作者揭示了人类精神状况中的哪三重悲剧?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1、⑴ 它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驿站,一个港湾;⑵是奋斗的轨迹。2、引用了大量写家园之思的古代诗歌,来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之中。3、三重悲剧为:第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记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故乡”;第二,“人无法还家”;第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