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黎柳金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起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作用。”⑴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然而孔子毕竟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现当代对孔子思想的性质和意义则更是众说纷纭。仅从孔子教学思想这一点入手,力图探索孔子教学思想在运用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的对象
无论是古代教育理论还是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对象问题始终是一个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在春秋末期,以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远见,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力先”的思想。《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然而,他的这种思想与当时“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孔子本着从人出发,讲究“人道”,就人事论人事的观点,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想实现“学在四夷”的局面。就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而言,它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⑵“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⑶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对象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学生要自己愿意求学,据传人孔门求学还需有人推荐。其二是学生要有支付教师劳动报酬的经济条件。这里尤为重要而且支撑孔子教学思想的是第一点,他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教学思想也依此而建构。虽然孔子的这两个条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孔子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思想已初具雏形。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对于现代教育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什么人可以受教育的问题。教师们对理论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排挤打击差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还可引伸到学生个别差异不影响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个立足点。实施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学中对差生失去信心的错误做法,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提出适合学生不同条件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二、关于教师
教师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而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经验时,更多的是在运用上的不足。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⑸“三人行,必有吾师焉。”⑹孔子大半生做教师,论学识资历应该说有一定资格,但他从不停止学习,走到那里,学到那里,“每事问”,随处拜师,“不耻下问”,“无常师”。在他看来,知识是无止尽的,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诲人不倦”是孔子最可贵的品格,他曾说:“教不倦,仁也”。⑺孔子把教育学生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来追求,无论什么人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⑻这些记述尽管有后人对孔子敬佩而夸张的一面,但孔子那种对教学执着的追求是难能可贵的。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现当代教育学在研究教学过程时,发现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认识。我们在研究孔子有关教师的论述时,发现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着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接受学生的种种提问而善于解答,同时也容许学生反辩,养成了师生之间好学的风气和深厚的感情。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⑼正是由于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孔子对待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真诚无私,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⑽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论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
孔子对学生的热爱和真诚、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⑾“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⑿我们现在经常讲的“言传身教”与孔子的说法相比,“言传”多了,“身教”却跟不上,大有教师强行施教之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需要用头脑去“求知”,在他们求知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
孔子“以身作则”的观点,客观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学好,然后才能教好。一方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求在品德修养上做榜样。
虽然孔子对教师修养只提到以上三点,但其内容已基本概括了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过程本身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遗憾的是孔子未能对这些卓有成效的观点方法加予综合成理论。后人从《论语》二十篇中分散的论述不断整理归纳,终于挖掘出了一个古老、规模宏大的教学论体系,尽管它不是充分完备的,但它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却光彩照人。我国大多数学者把孔子的教学思想集中归纳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这四条教学原则和方法上。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研究和运用已进入比较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他们注意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教育目标和观念,把培养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重点,强调个性的充分解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大一统思想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使本民族在“因材施教”这一优秀遗产的继承和运用上反而落后于外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⒀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其原因就在于孔子认为两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所给的回答也就各有不同。
孔子因人而异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这个基础上的。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如果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忽视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那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孔子在“因材施教”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⒁“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⒂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个性差异也不可能实现统一目标。孔子时代教育的统一要求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学框架,实施个别教育也比较容易。基于这种原因,现在许多教师在领会、实施孔子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时,往往缺乏信心,认为很难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事实上,现在每位教师一个学年需要深刻了解的学生不过百人,有的甚至还更少,如果用心去做是不难办到的,关键在于思想上缺乏这种认识。
关于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多,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⒃同样身通六艺,在孔子看来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论: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⒄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且能如此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呢?
2、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
孔子已经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⒅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端正思维的方向,达到举一隅以三隅反的目的。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⒇一个好的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学生是否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果学生还处于告知一而不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就不要勉强地将结果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否则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当学生已处于告知一而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教师就应该适时诱导,引发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推进。概括地说,教师要做不失言的知者,而不能成为躁者、隐者和瞽者。教学中注意难易程度适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阐发比较深刻的原理。“能近取瞽”。[21]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教师,一方面教师的架子比较大、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对新知识缺乏分解、深化能力,往往只顾自己讲完。
学生能不能接受则顾及不到,本质上仍然是以灌输为主的注入式教学。
另一种极端是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受美国发现式教学的影响,把启发式教学变成了自学式,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学习借鉴孔子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好学、乐学的思想境界,既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其结果必然是浪费学生有效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能够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也许就在于它正确处好了学习动因这一问题。
3、学思并重: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还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他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没有进步。“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把发展思维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孔子以自己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3]强调了学习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废寝忘食的思考其效果也不如学习。可见孔子已意识到思是建立在学这个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发展建立在学习这个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数量知识的掌握去谈发展思维就象空中楼阁一样毫无道理。孔子在强调学的重要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4]凡事都应该认真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25]的人。《韩诗外传六》引孔子的话说:“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徐干的《中论·治学》也引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费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正是孔子教学论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现代教学论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何者为主仍然有争论,也就是学习与思考何者为主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学习是发展智力的手段,核心应该是思维发展。以此引出了一套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理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学习应该是重点,发展智力只是学习本身的一项内容。彼此观点各一,也不能互相说服,没有行成统一看法,这对学术理论的运用是极为不利的。
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荀况在《劝学》一文中,对学思问题承孔子之志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主张,他同时还强调“吾偿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这说明儒家学派在“学思并重”这一原则上是主张二者两不偏废的,体现了一种辩证的统一。
笔者认为: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主观地认为孔子已距我们两千多年,就觉得它已经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完善和发展它,而不是抛弃它。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在叙述他的教学原则时还没有形成体系完备的理论,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分散的,但是他能在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这么多的发现──那怕是其中一个发现也是伟大的创举。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孔子关于学与思的论述推出这么一个结论: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以发展智力去统帅知识的掌握。
4、由博返约:
孔子在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这三个原则之后,又提出了“博学多闻”的主张,以此来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他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社会。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虽然有热心政治的因素,但也不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现实的苦衷。这与他培养适合于统治阶级选拔的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分不开的。
孔子把当时正统的、比较有影响的诗、书、礼、乐作为教学内容,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礼仪、外交、文学艺术等等。他自己为能做到博学、经常“每事问”[26]“无常师”,[27]所以才成了多才多艺的人。在主张知识应该广博的同时,为了防止杂乱无章,孔子提出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论语·卫灵公》中载:“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那么用什么来“一以贯之”呢?《论语·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虽然孔子所说的“礼”是当时的《周礼》,其思想性和价值不高。但孔子意识到丰富散乱的知识要有一个中心或一条主线串起来这一点是极富创见的。具有广博丰富的知识面,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也会左右逢源、才思涌跃。如果知识能够用一条主线“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而举一反三。可见有没有中心和主线,知识的价值大不一样。
孔子的“由博返约”主张,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掌握有待于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掌握知识体系,提供给学生的不是分散的知识,而是一个框架。这跟孔子的“由博返约”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现代教育理论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注重知识结构的掌握。那种只顾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抓住教学的本质。
结束语:
孔子的教学主张和教学原则,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规律。它们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制约,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或主张。我们学习借鉴这些优秀遗产,其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那种抓住孔子某些消极的东西大作文章,进而否定其正确思想的做法,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的教育艺术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28)这正是孔子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
并不是说孔子已经有意识地建立起这么一个宏大的教学论体系。而是对孔子这些分散的教学思想作一个初浅的分析。笔者多年来从事教学实践,学习借鉴孔子教育艺术,常感概其博大精深之奥妙,故撰此拙文,谈一点体会。
────────
【注】
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⑵⑶⑷⑹⑽⒅ 《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第320、352、333、339、341、32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⑸[16] 《论语·公冶长》
⑺ 《孟子·公孔丑上》
⑻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⑼ 《论语·宪问》
⑾⑿ 《论语·子路》
⒀ 朱熹:《论语集注》《先进·从我于陈蔡青章》
⒁⒄ 《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21]《论语·雍也》
[23]《论语·卫灵公》
[24]《论语·季氏》
[22]《论语·为政》
[25]《论语·阳货》
[26]《论语·八佾》
[27][28]《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