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铁锨( ) 贫瘠( ) 广袤( )
罂粟( ) 熠熠( ) 荆棘( )
贪婪( ) 灼疼( ) 咫尺( )
咂咂嘴( )
2.读准多音字
(1)积攒: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2)处女地: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3)模糊: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二、重要词语
1.养家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思广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贫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广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熠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咫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敦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成名作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四、阅读指导(把握小说主旨)
(1)研读标题,洞悉文本秘密。小说的标题是探明小说内容主旨的窗口,它不仅可以交代写作的对象、内容和题材的时令特征,还可以点明作品的感情基调。(2)捕捉文眼,用心揣摩。从表达上看,抒情议论性的句子能更多、更直接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这就是文眼。它不仅可以营造小说的意境,增强作品的形象性,还可以突出作品的主旨,奠定小说的基调。(3)以人为本,感知艺术形象。(4)理清结构,把握情节线索。阅读时如能依据情节、线索理清作品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主旨。(5)意由境生,体察典型环境。环境描写不仅可以交代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还可以深化主题思想。(6)知人论世,体悟创作意图。所谓“知人”就是在阅读小说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及创作动机等;所谓“论世”就是指要联系与作品有关的时代背景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答案:一、字音字形
1.xiān jí mào yīngsù yì jīngjí
lán zhuó zhǐ zā
2.(1)zǎn cuán 攒凑 (2)chǔ chù 处所 (3)mó mú 模样
二、重要词语
1.供给家庭成员生活所需,使不饿肚子。
2.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3.(天)刚亮。
4.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5.(土地)薄,不肥沃。
6.广阔,宽广。
7.形容闪光发亮。
8.贪得无厌(含贬义);渴求而不知满足。
9.比喻很近的距离。
10.恳切地催促。
1.巴什基尔人的头领赞叹帕霍姆“真是个男子汉”,这种赞叹是否有一定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点拨:有一定道理。因为帕霍姆在争取自己的土地过程中,能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刚毅,挑战自我的极限,最终成功圈定了一大块土地,虽然自己死了,可把财富,把生活的希望留给了家人。
2.课文在最后为什么特别点明“六英尺”?试分析其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点拨:在结构上交代结局,照应回答了题目;在内容上说明了帕霍姆一生无限制地占有土地,而最终却只“占有”六英尺这么一点土地,从而用这样一个讽刺性的结局告诫世人:贪多必失。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