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一(苏教版必修一)
重点文本突破 《赤壁赋》
一、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二、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3)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整理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樽( 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 jiè )
四、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5、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五、指出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
六、句子的句式和词语的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5、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6、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9、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七、文本研习:
1、第一节:作者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二、三节:“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四节: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变者”观之还是自“不变者”观之。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A、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B、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 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本复习]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 百舸(gě)争流 怅寥廓(liáo)(kuò)峥嵘(zhēng)(róng)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吝啬(lìn)(sè) 嬉(xī)游
澄(chéng)清 召(zhào)唤 不驯(xùn) 明澈(chè)
灰烬(jìn) 不屈不挠(náo)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 给(jǐ)予 迂(yū)回 惆怅(chóu)(chàng)
眺(tiào)望 撩(liāo)起 喧(xuān)响 坐标轴(zhóu)
迷惘(wǎng) 炫(xuàn)耀 晨曦(xī) 沉湎(miǎn) 抹煞(shā)面面相觑(qù) 溺(nì)爱 槁暴(pù) 木直中(zhòng)绳
粘(zhān)贴 怪癖(pǐ) 摭(zhí)拾 祈祷(qí)(dǎo)
磕(kē)绊(bàn) 颤(chàn)抖 冰雹(báo) 夭(yāo)折
碾(niǎn)成 引吭(háng)试啼 自艾(yì)自怜 干瘪(biě)
藐(miǎo)视 刻薄(bó) 啮噬(niè)(shì) 吮(shǔn)吸
恪(kè)守 钦(qīn)佩 犄(jī)角 擂(léi)鼓
纤(xiān)巧 瞠(chēng)目结舌 商榷(què) 忐忑(tǎn)(tè)
雏(chú)形 斟酌(zhēn)(zhuó) 甄(zhēn)别 思忖(cǔn)
妥帖(tiē) 跋涉(bá shè)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戕害(qiāng) 恢(huī)宏
参省(xǐng) 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
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 契(qì)约 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 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
苌弘(cháng hóng) 炽(chì)热 疑窦(dòu) 谄(chǎn)媚
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不遑(huáng) 载饥载渴(zài) 喧嚣(xiāo) 寰宇(huán)
肴馔(yáo)(zhuàn) 神裔(yì) 饿殍(piǎo) 艾蒿(hāo)
宅邸(dǐ) 绮窗(qǐ) 魂牵梦萦(yíng) 酒阑灯灺(lán)(xiè)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一饮一啜(chuò) 田塍(chéng)
濡染(rú) 烙印(lào) 匝数(zā) 侘傺(chà)(chì)
铩羽而归(shā) 恬淡(tián) 缔造(dì) 谪居(zhé)
低徊(huí) 欷歔(xī)(xū) 发轫(rèn) 方兴未艾(ài)
含辛茹苦(rú)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翰苑(hàn) 别墅(shù) 静谧(mì) 悲怆(chuàng)
矫饰(jiǎo) 游泊(bó) 迁徙(xǐ) 戈壁(gē)
按捺(nà) 颠簸(bǒ) 惶惑(huáng) 丰子恺(kǎi)
崔颢(hào) 廿七(niàn) 粘合(nián) 什刹海(chà)
烟垢(gòu) 打夯(hāng) 煮茗(míng) 蛰(zhé)居
闽粤(mǐn)(yuè) 丰腴(yú) 赭(zhě)色 乌桕(jiù)
远阜(fù) 诳语(kuáng) 惊骇(hài) 雾霭(ǎi)
喷薄(bó) 阴霾(mái) 攫来(jué) 混沌(dùn)
瘴气(zhàng) 剔(tī)透 粗犷(guǎng) 奔放不羁(jī)
千峰万壑(hè) 咆哮(páo)(xiào) 壬(rén)戌 举酒属(zhǔ)客
窈窕(yǎo)(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匏(páo)尊 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箕踞而遨(jī)(jù) 施施(yí)(yí)而行 无尽藏(zàng)
涟漪(lián)(yī) 蓊郁(wěng) 忧悒(yì) 追溯(sù)
嗥叫(háo) 驯服(xùn)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毛骨悚然(sǒng) 蜿蜒(wān)(yán)
2、正确书写下列字词。
沁园春 怅寥廓 遒 曙光 轻蔑 沉湎 晨曦 急躁 惆怅 翱翔 蒙蔽 恪守 啮噬 斟酌 甄别 商榷 思忖 妥帖 犄角 面面相觑 干瘪 残骸跋涉 闲暇 斑斓 狭隘 慰藉 麻痹 戕害 符箓 恢宏 骐骥 须臾 跬步 锲而不舍 强弩 金石可镂 官盛则近谀 贻 真知灼见 出类拔萃 炽热 疑窦 谄媚 焚膏继晷 熟稔 心无旁骛 城垣 按部就班 喧嚣 寰宇 肴馔 神裔 宅邸 绮窗 魂牵梦萦 酒阑灯灺 搭讪 悠邈 崎岖 田塍 濡染 侘傺 铩羽而归 恬淡 缔造 谪居 低徊 欷歔 根深蒂固 发轫 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 翘首 蕞尔 翰苑 别墅 熠熠闪光 静谧 贫瘠 悲怆 矫饰 迁徙 颠簸 崔颢 辜负 菜圃 烟垢 仓皇煮茗 蛰居 丰腴 赭色 乌桕 诳语 惊骇 雾霭 阴霾 攫来 剔透 粗犷 奔放不羁 千峰万壑 壬戌 棹 扣舷 袅袅 酾酒 横槊 相与枕藉 嫠妇 愀然 引觞满酌 施施而行 涟漪 忧悒 追溯 嗥叫 毛骨悚然 蜿蜒 饿殍 艾蒿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 百舸:大船。 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 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浪遏飞舟:阻止。 嬉游:游戏,玩耍。 不驯:不顺服。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惆怅:伤感、失意。 不屈不挠:不屈服。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流年,光阴。
炫耀:照耀;夸耀。 沉湎:沉溺。 摭拾:拾,拣。文中指袭用现成的词语。 焦灼:非常着急。 自艾自怜:自己怜惜悔恨自己。
怨天尤人: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刻薄:(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地苛求。 落寞:寂寞;冷落。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样子。瞠:瞪眼睛。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深深地。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残存的喘息。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既,已经。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 慰藉:安慰。
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薇亦作止:作,生,指初生;止,句尾语气助词。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恙,病。 惠赐: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 寰宇:寰球,天下。
肴馔:丰盛的饭菜。 审慎:周密而谨慎。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非常深切,达到梦中都在牵挂的地步。
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打破尴尬局面而主动找话说。 悲欢离合: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铩,摧残、伤害。 悠邈:久远。邈,遥远。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形容事物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逃遁:逃跑,逃避。 熠熠:形容闪闪发光。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
静谧:安静。 奇诡:奇特,诡异。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悲怆:悲伤。 按捺:克制,抑制。 惶恐:惊恐而疑惑。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 粘合:粘贴胶合,引申为聚合。 僻静:地方偏僻、清静。 悠然:形容悠闲舒坦的样子。
仓皇:仓促而慌张。见证: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诳语:骗人的话。 忧悒:忧愁不安。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安谧:安宁,安静。 愤世嫉俗: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憎恶。
息息相通:说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二、文学常识
1、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3、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4、《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依据内容及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诗大部分是民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上合称“六义”。
5、摄影散文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
6、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7、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8、作家作品
(1)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2)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今辽宁省凌源县),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人们也称他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提倡“古文”创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三、重点语句理解: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了飞快行驶的船只。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
3、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有了灰暗的色彩,如“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等等。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坚持理想、相信未来。)
4、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诗人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色、冷峻的一面,尽量采用色彩明亮的、气象壮阔的语词,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使诗人豪情万丈,“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我”竖起的“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我”展开的“手掌”,诗人要用这样的巨手,“摇曳着曙光”,“摇曳着”“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在海天的大幕上,“用孩子的笔体”率真而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
5、六月,我们看海去(“六月”就不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负有了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用静止的画面去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的激情以及激情背后的探索精神。)
6、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人既然拥有了生命,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地块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生命的责任。)
7、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
8、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真正的修养”是“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的”,与大地同在,与日月共存,永远也不会消失,也永远也不会停止。因此,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9、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出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提示。)
10、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在阅读杰作时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情阅读,才有可能获得教养。)
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译:想起我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漫。这四句情景交融,感情凄婉往复,以乐景写哀(出征时),以哀景写乐(返途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喜,是悲,它都是自己曾经倾洒血、泪、汗水的地方。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美好的所在,尽管也有痛苦的历程,但那是真实的生命,是我们自己。)
13、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失望来自爱,一种能滴血的爱,于是为之奋斗,于是有了收获。)
14、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为故乡艰辛劳动过奉献过,才表明那里是你真实的生命,你才拥有故乡,而如果仅仅在某地出生,我们不会对它有十分浓烈的感情。)
15、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①祖先为生存不断迁徙,奋进的习性与欲望成为人们的无意识积淀;②外界的诱惑,闯荡世界的生命快感或虚荣心使人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③身或心受不住家的束缚,要远行。)
16、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表明生命是需要伴随生命成长的一些痕迹来证明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这样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家园情结和寻根意识。同时,作者强调了精神寻根对于人生命的重要。)
17、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熟悉,月光对事物的渗浸,也可以说是作者情感对事物的浸透。)
18、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就如结尾所言,人只能在“虚无”中了。)
19、 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四、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车柔使之然也:“ ”通“ ”,火烤。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山川相缪:通“缭”。 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例)
古今异义字 古义 今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博地学习 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藏身 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
金石可镂 金属制品 黄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表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一般的人 大众
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读书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用不着,不需要
吾从而师之 跟从并且 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要学习 学制的初级阶段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从前 今义 朝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3、一词多义(例)
1)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以为妙绝 (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不真)
4)望
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听见) 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 (声誉、名声)
6)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乐师;学习)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老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7)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8)从
惑而不从师 (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介词,自)
9)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 (句末语气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句末语气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末语气词)
10)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与“嗟”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11)其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代词,代指“中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句中语气词,表揣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代词,他/他们)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词,代“书”)
其可怪也欤(指示代词,“这”)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代词,指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
12)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丛)
……而耻学于师 (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 不拘于时 (被)
其皆出于此乎 (在)
13)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啊”或不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用于一般陈述句或语气轻微的感叹句句末,表示认定,“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何”呼应,表示反问,“呢”。)
14)则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 (连词,表转折,“却”。)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连词,表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用在谓语前面,帮助表示判断,“就是”。)
15)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原因,“以”作“因”讲。)
16)者
假舟楫者 (……的人) 此数者用兵之患业,而操皆冒行之 (代词,……的情况)
子瑜者,亮兄谨也 (表判断)
17)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
锲而舍之 (表承接) 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 登高而招(表承接)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表修饰,译为“地”、“着”)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8)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 明知故犯 (故意)
温故而知新 (原来的东西)
19)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如期完成 (按照)
20)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通“嘱”,劝酒)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21)固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22)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3)逝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24)曾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25)苟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欲苟顺私情 (假如)
26)虽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27)异
始指异之 (称奇)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
28)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29)为
余自为像人 (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30)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用于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4、词类活用(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5、特殊句式(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宾短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宾短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輮以为轮 (省略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二)翻译下列句子(例)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13、莫知我哀。(没有人了解我的哀伤。)
14、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忧心如焚,又饥又渴。)
15、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兵车已经起行,驾车的四匹骏马高大壮硕。)
1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17、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18、 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萧声呜咽,像含怨,像
怀恋,像抽泣,像低诉。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19、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
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20、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每日带着随从登上高
山,进入密林,走进弯弯曲曲的溪流,凡是有幽美的泉水和怪形岩石的地方,不论多么远,没有我们不到的。)
21、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我以为永州的山,凡具有特别形态的,
都有我的足迹。)
2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23、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 三)名句默写(必修一要求背诵的篇章)
1、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6、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28、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5、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0、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41、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6、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4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