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颇为激烈。一方是以“三老”的语文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工具论”,一方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的“人文论”,当然也不乏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的“中庸之论”。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去考虑问题,而未能从宏观上去廓清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异同。就其共同点来说,既非“工具论”所说的“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非“人文论”所说的“以流动于课文言语中的真善美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去规范、提升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而是二者相对独立相对固定的特殊有效的结构现象。语文学科所包含和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自身及其组合规律即结构,而语文教学所包含和研究的对象是教师教授语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也即结构。这样一来,无论是从语文学科学习的材料属性,还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都要抓住“结构”这一中心。
(一) 结构——语文学科的关注根本
究竟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对此,张志公解释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从张公的解释来看,主要强调了学习和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学习语文,当然要学习语言和言语,而语言和言语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各语言要素的规则的总和;言语是说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因此,我们说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点还在于它所教与学的主要不是言语的内容,而是言语表达本身。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学习语文,就在于对其形式结构的正确有效地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运用。
对语言和言语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和西方文本主义的阐释学得到有益的启示。语言不仅仅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对此,萨丕尔说:“语言指的是人具体地怎样思维。”(《语言论》)我们认为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掌握语言的结构形式,以便学会运用语言“具体地思想”。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生对结构的学习经常是无意识的。并且他还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择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布鲁纳的结构性原则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果,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知识结构应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
对言语或文本(课文)来说,它总有其特殊的结构。对文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无疑对理解与思维有不小的帮助。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家认为,文学结构形式才是文学的内部,作品本身。因而注重文本结构和语言结构的分析、把握,借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解构作品的意义,才算抓住了文学作品的根本。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在《艺术创造工程》中对艺术作品的结构作了精辟的论述,“艺术形式也就是艺术意蕴的历史纪念碑。”他列举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说,父亲穿过铁道去买几个桔子给朱自清路上吃时的背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主要形式构件,还列举了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说,这个作品最强的艺术亮点是在最后一个景象的描写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中的“例子”大多是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他们本身就是一些有意味的结构形式。因此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有结构形式的材料。
从写作角度来说,写作过程无非包括两个方面: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是题材问题,不是写作的核心,而后者才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也主要是对行文方式和文章结构的把握。试看文学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之文学的代表均是从文体的演变角度来说的,因为就文学作品的内容来说是可以前后一致的。所以,作文训练的中心也在“结构”上。
(二) 结构——语文教学的中心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虽然它也有其艺术性,但我觉得,时至今日,我们所缺的仍然是“赛先生”与“德先生”。任何学科教学的研究最终都是指向其目的的。目的的支配性、导向性和功利性,决定了他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语文教学则是实践、延展这门学科的科学。既然如此,语文教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在于它将来能为我们服务,而不在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布鲁纳《教学过程》)因而我们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关键还在于为将来服务,这样,对学科结构和学科知识本身的结构的分析和直觉能力的培养,对语言结构的感受领悟能力的养成,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规定。大纲上这样写到:“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叫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就能力方面来说,有它的特殊结构关系,而关键正如叶老所说:“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的身上,实在是不必要的,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又如张志公先生后来所强调的:“语文教学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唯主独尊’。培养运用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不过还有‘宾’,也就是说,在语文课里,由于语文本身的综合性,捎捎带带还能办不少事,比如思想的感染陶冶、联想力、想象力的发展,等等。”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我看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结构的把握以及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上,即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运用与内容相一致。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关注的根本在于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那种所谓淡化语法教学的作法,是不利于真正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的。那种没有“规矩”的作文教学也是不利于学生真正席得作文能力的。分而言之,我们在基础知识体系上要真正把大纲要求落实;在教材课文上要把他当作“一个例子”来剖析;在写作教学上要做到模仿与创造并举。然而,不论什么教育思想,也不论什么教材,要付诸行动取得效果,必须依靠教学模式的作用。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并没有说教而无法,总得有法才可依呀。这里的“法”就是模式。只有形成教学模式,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综观当今语文教学,无论是强调大语文观,还是注重课堂教学,无论是强调人的发展,还是强调教学艺术,这诸多思想必然要通过教学模式来体现。因此,就有了众多的模式:单元教学法,讲授法,自学指导法,张富教学法,读写创结合法,语言本体教学法,课内外衔接法,等等。正是这些极有意义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自然也在把握教材上出现了不同的侧重,但我觉得,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语文教学的中心即使学生真正把握知识结构,形成能力结构。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灵活处理学科教材的能力,就必须寻找和使用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即模式。真是正把学生的无意识变成一种有意识的学习,效果则会好得多。我不禁想到了庄子的《庖丁解牛》,正因为庖丁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才能游刃有余。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掌握了词法、句型、修辞等语法的一些结构规律,岂不事半功倍吗?如果这样,就能做到“有法”而后“无定法”。目前,不少教学模式均按自己的支撑理论去实践,大多在精雕细刻上作文章,却往往在科学性上不太明晰。当然,就语文教学涉及的两项最为核心的阅读和写作上,不断涌现出各种行之有效模式,正是这些模式的构建,才使得语文教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取得令人欢欣的成果。在这里,我们并不排斥对教学方式中“教学民主”与“民主教学”探究,我们有能力去探究一些有益的问题。
(三)结构——学生学习的重点
作为教师,研究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宏观上来讲,作为学生要备一定的学习素质,就必须有学习理论做指导,学语文更为重要。现代教育中,研究认知及学习心理,其目的并不是其自身,而主要是用以指导教与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模式,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对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究,也必须掌握学习结构论。学习模式是某种学习理论的结构化与程序化,他具有交融性、针对性、稳定性、操作性、优效性、发展性的特点。学习者在一定模式的指导下,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这一点帕斯克的对比实验结果戏剧性地说明:(学习策略)匹配组与不匹配组学生的分数几乎没有任何重叠。这就是说,在匹配条件下学习的学生,都能够回答有关他们学习过的内容的绝大多数问题,而在不匹配条件下的学习学生一般都不及格。从这一角度上说,教学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掌握知识结构体系和认知“结构”,以便形成能力,进行运用。
从微观上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具体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必须形成对语言结构和文本结构敏感能力。如果不从这一方面去着手,就无法取得“使用之本”。试看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有哪一个不是先从语言和文本结构上获取营养的?著名作家王蒙在《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一文中说:“从小人们就有为某种形式而喜悦、以某种符号来游戏的天性。并不是说必须先弄懂含义才能接受的。”(《四月泥泞》春风文艺出版社)他了举例:有志者,事竟成。慢工出细活。失败是成功之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样一些有生命力的句型,模仿其结构,就能够翻出许多有新意的句子,从而达到学习运用的目的。学生学习语言也就要从这些地方去把握,去学而致用。
在对文章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上,古人的不少事例可以给我们直接的启示。如桐城派古文家刘开的《问说》在结构和写法上就模仿了韩愈的《师说》。像这样的例子不少,毋须贅述。
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对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的学习与继承,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学生在学习中有怎能不去继承呢?
总而言之,把握语文教学中的“结构”这一中心,就能够提纲挈领,改变目前仍然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的局面,向语文教学的有向性、程序化、高效率的最佳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