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根据音变规律读正确句末作语气词的“啊”的读音。
2、把谚语补充完整,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运用。
3、复习标点的作用,在语境中体会其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4、继续培养边读边思习惯,读懂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谈谈对金钱的看法,懂得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的道理,培养思辨力。
6、理解名言的意思并熟记名言。
7、用钢笔规范抄写,注意标点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1、能根据音变规律读正确“啊”的字音。
2、正确使用标点。
3、边读边思,读懂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准句末“啊”的变音,把正确的读音序号写在括号里。
1、复习“啊”的读音规律。
(1)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读后,归纳出已经掌握的变音规律。
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 桂林的山真奇啊!
漓江的水真静啊! 桂林的山真秀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桂林的水真险啊!
(2)教师补充“啊”的变音规律。
i,ü,o,e,a + a = ya
iu,ou,u,uo,ao + a = wa
n + a = na
ng + a = nga
-i(zhi,chi,shi的-i), er + a = ra
-i(zi,ci,si的-i) +a = za
2、学生读书上练习,教师随时纠正。
( 序号:2 1 2 4 2 2 )
3、巩固练习:
天空真美啊!
教室里的布置真温馨啊!
她讲的故事真好听啊!
中国人民真伟大啊!
说明:
掌握啊字的变音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如果单靠教师讲评规律,再辅助一定量练习,效果不一定好,学生学起来必然觉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归纳出“啊”字的读音变化规律,主动参与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完善,学生会欣然接受。学生学习的热情已被点燃,再辅以巩固练习,在愉悦的氛围中,知识得以牢固掌握。
二、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下来的固定语句,它以简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2、小组合作填写谚语,并且选择一句说意思,交流。
(教师事先把八句谚语分成两组,其中四句关于学习的放一起。先做好可以做另外一组)
3、大组交流,教师作指导。
4、积累。
5、佳作欣赏:一位学生读自己成功运用谚语的习作片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意思是前面的人栽树之后,后面的人就在树下乘凉。形容前人付出,后人得福。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看到朝霞,说明不能出门,天色有变;看到晚霞,说明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可以出远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百遍是虚指,这里强调多读。意思是只要多读,边读边思,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强调多问,只要虚心好学肯问,到处都有老师可以指教。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原来是指练武术,学演唱要不断地练功才能学成。现在泛指学习任何东西都得多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思是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告诉人们时间是宝贵的。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说明: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感受,有简单通俗、生动形象的特点,有些反应深刻的道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这些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达到学以致用。通过欣赏同学自己成功运用谚语的习作片段,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谚语的热情,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语言,有利于今后的写作,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1、请一个学生读书上的笑话,教师随即出示句子。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2、学生加标点,老师讲评。
3、教师出示2句句子,学生练习加标点。
这盏灯好看不好看
小张小王打球去你去不去
4、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谈使用标点的感想。
5、出示标点符号儿歌。
一句话说完,用句号。中间要停顿,用逗号。
并列词语间,用顿号。并列分句间,用分号。
总结导语间,用冒号。问了别人话,用问好。
命令和称赞,用叹号。引用和特殊,用引号。
转折或注解,用破折号。意思没说完,用省略号。
书名和文名,用书名号。
说明: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与标点符号打交道,但对它重视不够,较多学生不能正确使用这个工具。本题通过一个笑话,告诉学生正确运用标点能帮助表达清楚句子的意思。学生完成这道题后,有些意犹未尽,教师及时设计两道练习,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让学生谈感想,他们自然会认识到正确使用标点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出示标点符号儿歌,让学生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读短文,完成练习。
1、轻声读短文,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哪几个事例?试着列小标题。
(攒压岁钱买书、手抄买不到的稀有好书、修补书籍、藏书多。)
(1)默读思考:抄书使鲁迅“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划出。
(鲁迅的记忆力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
(2)默读思考: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册书里面有污损,也没有一册是破损的。)
2、再读短文,从这些事例中看出了什么?给文章加上题目。
(鲁迅与书、鲁迅爱书、爱书如命的人)
3、三读短文,边读边思:短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里,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4、读了短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5、带着钦佩之情再读短文。
说明:
本文结构清晰,内容精炼,作者紧紧抓住“爱书如命”这个关键词展开,通过四个具体的事例,鲁迅这个“爱书如命”的形象悄然跃于纸上。教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找中心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为了化解难度,所以就用归纳法,让学生先读短文,找出有关的四个事例,列一列小标题(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再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感受鲁迅这个人物形象,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找到中心句。再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是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领悟中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朗读短文时,钦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五、语言实践活动
1、课前教师告知学生辩论赛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然形成正反二大阵营,然后去搜集证明各自观点的事例。每组推派三名代表,每人发言2分钟。
2、开展辩论。
3、总结。
(1)出示句子:
金钱可以买来伙伴,却买不来友谊。
金钱可以买来商品,却买不来良心。
金钱可以买来文凭,却买不来知识。
金钱可以改变家庭,却改变不了亲情。
金钱可以买来容颜,却买不来失去的岁月。
(2)教师总结。(懂得看事物要一分为二的道理。)
说明: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实践活动如果能注重方法,带有趣味,会有很多收获的。本次活动,采用辩论的方法论述金钱的作用与局限,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辩论中让学生明白看事物应该一分为二的道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还有了其他的收获:知道辩论时,要收集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知道辩论时要注意仪态等。
六、熟记名言
1、我们积累了很多名言,哪一句名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事例简要谈一谈。
2、自由读名言。要求: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3、指名读,交流。
4、熟读成诵,积累。
说明:
读名言就是在与智者谈话,能使我们多活几度人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名言、积累名言,汲取精神养料。
七、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
1.读句子,注意文中标点的正确书写。
2、教师讲标点符号书写规律。
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中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在紧靠文字的后面。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4、学生补充抄写时的其它注意点。比如:首行落后两个字、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等。
5、独立书写。
6、优秀作品展示,集体评议。
说明:
读句子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要注意标点的正确书写,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再讲解标点的书写规律,边讲边在投影上演示。听觉、视觉共同作用,收效一定不错。再让学生补充书写时的其它注意点也很有必要。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书写问题和不良的书写姿势。最后,优秀作品展,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