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本日记到双重人格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新知识,回家我讲给妈妈听,妈妈也很高兴。”一名小学生在交给老师的日记里写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在日记后面批了个“优秀”。晚上,他回到家里,又翻开另外一本硬皮的日记本,宣泄自己的不满:“今天,老师又拖堂了,只有两分钟时间上厕所,又接着上第二节课……”
“孩子有两个日记本,其中一个记录的全是自认为私密的事情,另一个则是拿出来公开展示,供老师批改的。”学生的母亲最先发现了儿子的“双面日记”。据说,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上交,以培养锻炼作文能力。可孩子不可能将心里话写在上面,于是另外准备了一个日记本,还特意将日记本配上密码锁,不让任何人看。
无独有偶,2004年4月,家住哈尔滨市小学生高强因父母偷看日记而去派出所投诉父母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他平时有两本日记,一本是老师留的作业,父母、老师都经常翻看,还有一本记了一些自己的私事,从来没有让人看过。近几个月以来高强发现父母偷看了自己的日记,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心里很难受。
每每读到这样的案例,总是要让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你为什么要写两本日记?从两本日记到双重人格的距离有多远?
二、一段伤心画出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日记拿给人看。但是许多学校的教师似乎对学生的日记情有独钟,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日记的评判者。在一所学校的日记展览中,笔者见到了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日记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我家养了两只小白兔,白白的身子,红红的眼睛,好像两块红宝石一样明亮。别看两只兔子一大一小,平时相处和睦,可是抢起东西来却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稍不留神,一根要被一只兔子吞下的草就被另一只兔子抢了去,好像自己独具慧眼,天底下只有一根像样的草似的。当然了,虽说兔子有点自私,不过我觉得它俩挺可爱的。
这段文字生动通畅,感受真实,不失为一段优秀的观察日记,但是老师的评语却让人稍稍感到意外:“自私怎么能说可爱?注意表达的正确!”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拿到老师的评语后的心情。果不其然,在其后的日记写作中,我们见到的是这一孩子类似公文体的日记,如父母教育自己好好学习、自己深受启发;如读了一本书,感动得热泪盈眶;做了一件帮助人的事,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努力等等。在这样的日记中,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写作的冲动在起作用,就连配合日记画的小插图都有一种板滞之态。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对完成写日记任务产生厌倦。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有时是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败坏着学生写作的胃口,甚至连日记这一块本应自由的精神领地也不放过。一位家长的话很令人深思:“我们学唱歌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尽量放松,最好是放松到打哈欠的状态,这样唱出来的歌自然流,可是怎么学校的语文老师就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