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好学的爸爸》,文中生词特别多如“充电”“业余电脑培训班”等,电脑用语也很多,什么“上网”啦,
“制图”啦……课前着实思考了一番。
几年前我就提出了“具象化”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就词解词,那样只会是“萝卜烧萝卜”,结果还是“萝卜”。
如果理解词语时我们能创设一个语境的场,把词还原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那在孩子的脑海中一定会留下深深的烙印!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东西需要充电,学生眼睛一亮:“妈妈的手机、电动车没有电了,就要用充电器充电了。”
“那(友情提醒:查找本课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电呢?”
幽默的话语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课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会电脑打字,还不会上网、制图……”
“爸爸电脑知识很少”
“爸爸需要的电脑知识。”
“爸爸在充电,就是再学习,再学习电脑上的上网、制图、计算……”
“爸爸充电就是充知识,充智慧呀!”
学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有谁比孩子更聪明,能想到这么丰富的答案呀!看来对学生的认识也需要充电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诠释如何做新教育时关于一锅石头汤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石头汤的美味到底来自哪里——是来自佐料,更是来自参与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献,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点柴火,你找一口锅,我取一瓢水,你投颗石头,我洒粒盐巴,你添丝味精,我放数根葱,最终熬成的美味源于石头汤固有的美味,但的一定是来自每一位参与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课堂的精彩也是每一位投入学习的孩子的智慧奉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