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时间
二、教学目的: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四、课的类型:新授、讲读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用具:幻灯片
七、教学时数: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设问导课
1.做“推测过程”的小游戏。
(1)教师板书:
(7、8岁)→
(长大后)
第一首诗
作家
(2)一个人7、8岁时写了第一首诗,长大后成了作家,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学生自主说。
(4)这个人是美国作家巴迪•舒尔伯格,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方面呢?我们一起到16课中去找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完课文,指名说作者主要写什么原因。(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3.这两句话第一次出现,在作者7、8岁时,听了这两句话作者分别有什么表现?默读第一至十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4.指名读句。
5.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得意扬扬、痛哭)
6.四人小组结合实际讨论:为什么对同一件事,父母的评价会截然相反?
7.指名答。
8.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说明什么?
9.引导学生说认识。(板书:不理解)
10.现在呢?我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指名读第16、17自然段,学生独立思考)
11.指名答。(板书:体会幸运)
12.齐读最后两段。
三、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1.感情范读,深化中心
(1)教师范读《爱》
小小的童年,我幸运不随意,
小小的童年,我快乐无忧虑,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爱意,
留给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2)学生设想:假如看到第一首诗时,父母亲的评价一样,都是鼓励的或都是严厉的,结果会怎样?(补充课题:和)
(3)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父母。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出示幻灯片)
(1)在()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自信,但过分自信,容易(),所以需要()。
(2)在()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所以需要()。
四、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并试着提几个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略)
附:板书设计:
(7、8岁)
“精彩极了”
(长大后)
第一首诗
“糟糕透了”
作家
得意扬扬、痛哭——————不理解——————体会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