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案例与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这篇故事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使其一口气的读下去。本文是略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于别人交流。但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没有很好地把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起来。
教学案例:
师: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用横线划出来,并说说为什么有趣?
生默读,并找句子。
生1:我认为第10自然段写得最有趣。(第10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写得最有趣呢?
生1:因为小猫很多,在钢琴上都有,很有意思。
(有另一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你来说说有趣的原因吧?
生2:我觉得家里到处是小猫非常讨厌。(这一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时我愣了一下。为了能让课堂按自己设计的意图走下去,我没有对这个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而是接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上课。)
师:小猫在钢琴上丁丁冬冬地跳来跳去,就像钢琴家在弹琴,多么有趣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猫的有趣吧?
……
反思:
多元的课堂生成离不开充分的课前预设,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时预期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虽然,课堂的走向被我的固执强扭过来了,学生也似懂非懂地被我牵着往前走。结果,学生对卡罗尔最终得到小猫的惊喜心情显得很木讷,无法深刻体会卡罗尔的心情。从小处见真知,这一小小环节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启示,提醒自己要尽快走出预设的牢笼,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努力丰富、提高自身素养,透彻理解、把握新课程目标的内涵,同时更好充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和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