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具体到今天这个舞台上,我希望同学们做到物我两忘,不仅应该忘掉台下所有人,更应该忘掉你自己。这是因为同我们这个专题小标提出的诗从肺腑出,也就说呢诗诗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呢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面对他五十多岁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传出的蕴含的真情。所以下面,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别多,我们不妨先看看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先得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
生:齐读
师: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有凄美的感觉
师:能不能具体的谈一下哪一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
师:感觉很准确
生: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板书)此情 惘然
生:写的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还有第三联都是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有淡淡的悲伤。
生: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板书)追思华年。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读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你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而且在你们讲感觉的时候,根据我的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的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相反中间两联,可能因为太美又间杂忧伤,那么因何而起的情感显得比较模糊。问一下问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
生: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师: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说了这些典故的解释大于诗歌本身的字数,用了典故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如果知道典故就能够知道典故多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典故就会觉得晦涩难懂
师:典故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的好,就会觉得容易懂,如果不知道就会觉得一头雾水。概括的很好。
师:那么刚才这位同学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在咱们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我们当初的一名文学评论家元好问的“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西昆派这是宋初的流派,他们的老祖宗会说他们学习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隐,宋代的一批诗人模仿李商隐的诗作特点,模仿他用笔,用字,甚至模仿他的晦涩难懂,史家总喜欢写李商隐写过的那种诗歌文风,“独恨无人作郑笺”,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如果不懂,就无法理解,李商隐的诗,特别是这首《锦瑟》,晦涩难懂的关键就是这两联。大家把这两联读一遍。
(学生读)
师:这两联四句,我们怎么去品呢?我们可以一句句,甚至一字字的去品,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读完之后,大家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庄生晓梦迷蝴蝶”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大家都有做梦的经历,庄生晓梦迷蝴蝶,告诉我们看人生的态度,板:人生如梦。现实和梦境游什么不同,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追忆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他对那些细节记得都非常的清楚,他有怀疑,有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时光的淘洗把所有的好景都给磨光了,所以人生如梦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亦真亦幻,随着时光的淘洗,真假逐渐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是回忆所带来的错觉,而梦因为时间的飞越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也就是老师读此联所带来的感受,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先把典故解释一下,从形象和画面入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这首诗能够触动你的哪一个心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静读,然后三分钟自己思考分析。
生:读,思考,交流。
师:好了,我们现在交流一下,按说是随意的交流,但是考虑这是一首律诗,有他的内部逻辑,起承转合,在说每一句相对集中,还是按照诗歌的顺序,我们先来分析颔联。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
师: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李商隐也有政治层面的素质,我们先保留这种猜测。其他同学师:杜鹃的啼血,我们已经能对此情为何做了推测。
生:我也喜欢这句,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失去的伤感。
师:繁华若去,才回去珍惜,我们为他鼓掌,他对杜鹃的解读,没有固定在一个层面上,而是杜鹃啼血本来是对故国的还念,但现在是对所有美好事物的怀念。
生:春心可以使对青春、爱情的追求,我知道李商隐以前卷入过纷争,也有作者对青春的遗憾,或对爱情的追求。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已经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道他曾经游离党政,你能抓住春心进行解读,很好,你能解释一下春心这个典故吗?
生: “春心”:《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我们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悲伤
师: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这是什么样的手法。用快乐表达哀伤。
生:是反衬。
师:王夫之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了,更能增加哀乐。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诗歌一个重要的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老舍也在用。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或者白居易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读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应该是化用南海鲛人的故事。《博物志》卷二有说:“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我觉得表现了时光流逝。
师:打断一下,怎么体现时光流逝?
生:年华像珍珠那样珍贵,就表现了李商隐对年华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师:很好,一方面结合诗歌的基调,一方面从珍珠,是美好而短暂,还有没有?
生:世事无常,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化。
师:具体的说。
生:人生如同月亮的变化。
师:月有阴晴圆缺。
生:第一句追思华年,有明月,明珠和泪滴,都是圆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黄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的分析逻辑有些问题,我觉得中间有点过渡,我们又一句话:破镜重圆,人们对于圆形的事物总有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些圆形的事物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不足?
生:珠有泪。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生:南海鲛人的故事,鲛人泣泪成珠。
师:鲛人泣泪成珠。
生:有些伤悲。
师:确实,只有通过伤悲的哭泣才能成美丽的珍珠,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分析,通过痛苦的锤炼才能成为珍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珠不但和泪发生关联,还和什么发生关联,就是月亮。蚌珠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说河蚌通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变成珍珠。所以我们可以对第三联做如此总结:痛之美。痛苦背后的美丽。沧海月明珠有泪,有年华的流逝,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月亮和大海总是固定搭配,经常组合的意象,他是一对意象综合,一个是深邃的背景,一个是光芒的主体,他们形成了时光幽邃之感。比如说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学过《赤壁赋》知道变与不变的道理,知道那个月亮,就如美好的年华,也是这样。最后一句
生: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话是根据《长安志》的记载:“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搜神记》记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爱,欲嫁未成,气结而亡。后韩重前往祭吊,紫玉显形,韩重欲抱,化烟而逝。也就说美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你总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后才知道。诗人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三十岁的年华的美好。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当时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羡慕现在的你们,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生:这一句也了一个美好的农家景色,一幅暖暖的农家。
师:我有一点不同意,你分析的画面暖暖的阳光,但是诗人是不是表达一种快乐之情,理由是其他三句的悲伤基调,有没有在里面?
生:有一点悲伤在里面。
师:最后一句,模糊得想想,有一点温暖的色彩,这是今天的四句诗,我们答题可以看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感大家有了初步的分析: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你猜一猜,他应该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的情怀?
生: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仕途的不顺利的怅惘和悲伤。
师:这个回答结合了对典故的分析和理解。
生1: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和自己没有珍惜的悲伤。
生2: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有可能是对爱情的向往。
师: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美好事物还是爱情,我不愿给大家一个定论,我们一起看看李商隐的生平:幼年失怙,怀才不遇,妻子曹王,卷入党争,仕途灰暗。
五十年了,这样的人生岁月,充满悲痛,但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通过生平,我想让大家知道华年是有多样性的,惘然之情也是有立体感的,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史上这个谜语的。
总结:如何解谜?
还原画面,体会美感。解读意象,寻觅真情。结合自身,共鸣于心。
不妨看看朱光潜的这句话: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
让我们最后把这首诗再诵读一遍。
生:诵读诗歌。
师:好,课上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