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彩到几十个人的精彩·充分利用课本〗
课前彩图,教学磁带,教师用书上的课堂实录录象等。语文课本三年共六册,初看上去似乎相对独立,但其内容却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每单册课本也一样,每个单元前的单元提示,我必领学生一起阅读,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每课课前的导读框也要求学生默读,勾画重点,这一点很重要,读懂了提示也就基本能读懂课文。课本前后的内容也密切相联。比如第四册《列夫·托尔斯泰》一课预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翻看课前彩图,自行观察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学生很快找出“毛发稠密”,“长得不好看”等特征。我再引导学生仔细观摩画面上中部分,他们便很快发现了托尔斯泰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再提问: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得到上述结论,那么我们来看看,茨威格眼中的托尔斯泰与我们眼中的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又提升了他们的自学能力。预习起来也更认真,目的更明确。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疑难问题让学生争议〗
学生在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是常事,教师对此适当点拨,鼓励争议,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评价所包蕴的哲理,课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学生难以理解,我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争议中理解句子含义。
〖语文美育教育·发挥审美想象,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表现创造美就是对美的感受与认识的实践,是审美情操的深化与体现。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和正确欣赏美的保障下,通过课文的详细讲解和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用自己的思、言和行来把自己认为美的事物表达出来。语文教学应把美育始终渗透到训练之中。如我们在讲述《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时,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根据课文描写来画出托尔斯泰的肖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另外对美的表达也就是爱心的流露。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
〖让人物“立”起来·人物外貌描写专题训练〗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集中在记叙文的训练上,而写人记事又是其中的重点,写人往往要从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来入手训练。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及第五单元的部分文言文,均是以人物刻画为核心,讲述作者难忘的人生历程。特别是《列夫·托尔斯泰》更是侧重于外貌的传神刻画,以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本教学设计拟结合教材文本,达到阅读与写作相互配合的目的。写作训练以片段描绘的方式出现,体现了“低重心,小切口”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语文新课标下的困惑和思索〗
我试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致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例如,8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料,归类整理,忙的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
然而他们的这种干劲并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将独特的人物描写要求学生进行梳理,整理时,我发现他们不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为学生写作拓展新思维〗
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可以结合已学过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引导学生就人物肖像描写集中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写作规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集中于6~9自然段突出了贝多芬个性化的衣着、外貌特征的描写,语言朴实自然;而《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全篇浓墨重彩竭尽肖像描写之功,语言生动夸张,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不同的写作风格中,都以形传神,凸现了那个独特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这不由得令人想起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的话来: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描绘出这杂货商和这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全部身体外貌……要请你在其中能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面貌,以便我不会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这需要多么敏锐的目光和多么丰厚的文学功底!大文豪福楼拜把我们众所周知的话说了出来,做到了既可言传,又可意会。“教是为了不教”,“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平时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又要跳出课文,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授人以渔”,学以致用。接下来引导学生“跳一跳”试着摘取可望而可及的“星星”──请选择本班的一位同学或某一位任课老师,进行外貌描写,力求以形传神,题目是《请你猜猜他/她是谁?》。因为前面有了铺垫,学生就可以把握观察的顺序与描写的重点,做到有物有序,绘声绘色。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成效的,可谓是立竿见影。
〖语文中的生活性和生活中的语文性·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一课,同学们都清楚,如果是传记文学,如果是一位著名、优秀的作家,作者一般都尽可能展示出作者各方面的优点,或是外貌的独特,或是思想的睿智,或是对生活的敏锐。然而,在对托尔斯泰的描绘中,他却是那么的沧桑,那么的丑陋,甚至粗鄙。但这些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描绘确恰恰是文章的一个特点。作者正是借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突显出他心灵的美丽,正是借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却道出了他与全体俄国人民的同呼吸共命运。我很好的抓住了人物传记描写中的这个特别之处,让全班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入手,一步一步的深入,才真正全面的了解了俄国文学史上的巨人──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魅力,也使托尔斯泰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的有血有肉,让人格外的亲近。
〖浅谈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课堂效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知晓,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教材为辐射中心,尽可能地开拓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即兴需要,这是使学生勃发临时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例:我教《列夫·托尔斯泰》,设置这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复述题:为什么作者在文章末尾会肯定地说托尔斯泰“缺少”“幸福”?你能用事实补充说明吗?学生要完成这题,仅仅靠熟悉课文内容是难以做到,因为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文中并未做详细记叙,而他晚年吃素,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病逝于火车站,要把这些情况介绍出来,必须经过一番了解或想象的特殊处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发挥创造性才能完成。而争强好胜,乐于创造,勇于求新,正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这样的练习,他们是有兴趣的,这个课堂练习既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练习具有浓厚兴趣,他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让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会欣赏优秀的段落〗
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有用,只不过在当今这个精彩的世界上,你如何以你独特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眼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课堂内容进行扩展,让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文学大师们的丰采,让学生陶醉于其中,自然的增加阅读情趣。
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时,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外,还应对他的作品作一定的了解及对文章中的精彩之处作欣赏,如可以在悲凉的音乐背景下欣赏一下《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角在临死前的那翻内心描写,让生理解大家的写作风采,从而弥补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机会少的不足,潜移默化的培养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