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3)

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3),以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3)

☆课文导读

本文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遂迷(su)邑人(y)

间隔(jin ɡ)语云(y)

豁然开朗(hu)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郡下(jn)

黄发垂髫 (tio)刘子骥(j)

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

舍船(shě)屋舍(sh)

缤纷(bīn) 怡然(y)

二、词语释义

缘溪行:缘,沿。

夹岸数百步: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芳草鲜美:鲜美,鲜艳美丽。

欲穷其林:穷,穷尽。

豁然开朗:开朗,开阔的样子。

悉如外人: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同乡人。

叹惋:感叹,惋惜。

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

处处志之:志,做记号。

三、语句解读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2.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四、作家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五、背景探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因为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 )俨然( )

垂髫( )阡陌( )( )

发髻( )两鬓( )

2.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⑴得其船,便扶向路。( )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

⑵处处志之( )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⑶芳草鲜美( )

A.色彩鲜艳美丽 B.新鲜美丽

C.味道好 D.新鲜肥美

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A.延长 B.推迟

C.聘请、请 D.伸展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晋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4.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具答之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二、整体感知

1.选择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竹之类。

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

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

⑵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⑴《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⑵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⑶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 )

⑷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就是现在所谓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

3.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4.填空。

⑴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

⑵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⑶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是: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D.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

D.停数日,辞去:辞去,告辞离去

2.对下面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两句中的外人意义相同,都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B.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中要延意义相同,都是邀请。

C.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两句中的具意义相同,都是详细。

D.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为意义相同,都是对、向。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村人便要还家,是因为他们想听渔人讲述外面的新鲜事。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4.根据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皆叹惋的原因是( )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信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5.对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桃花林是个景色怡人的好地方。

B.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C.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D.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四、拓展阅读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下面句中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⑴此公欲来。 指代( )

⑵老人肯相引之此。 指代( )

⑶此殊不缺也。 指代( )

2.下面各组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落:落英缤纷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寻病终子果来

C.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

D.处:处处志之故可同处

3.补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语。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不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5.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⑵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新题探密

成语对对子。

井然有序( )

固若金汤( )

雪中送炭( )

流芳百世( )

精雕细刻( )

伶牙俐齿( )

答案:杂乱无章 危如累卵 锦上添花 遗臭万年 粗制滥造 笨嘴拙舌

☆写作小练笔

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从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走过,被这繁星般美丽的浆果吸引住了。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取的最大。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请以此为范围写一片段表现你的所想。

☆作文素材

快乐与悲哀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雨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

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3)可以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