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聊天:
师:说一说刚才从咱们薄校长的介绍当中知道我是什么人?
生:是个名师。
师:是个名师,(指墙上横幅)怪不得这里写着“名师公开课”。名师是什么老师?
生:是有名的老师。
师:有名字的老师吧?(学生笑)
生:是非常著名的老师。
师:错了,我不这样理解,我叫陈金铭,你看里面有个“铭”,再一个呢,有名字的老师不就是名师吗?是不是这样啊。
师:有没有想问问老师什么问题的?愿意跟老师聊几句的有没有?(学生沉默片刻)心里很多话想要对老师讲,想要对老师问,看来是想好再说。(发过言的一学生举手)
生:你为什么不愿意有名呢?
师:我就是没有名啊!当然名字中有一个。(学生笑)
生:老师,你为什么这样热爱学习呢?
师:热爱学习是一种乐趣,你热爱吗?
生:热爱。
师:你看我们俩一样,是好朋友吧?你叫?
生:陈鹏。
师:还是我们当家呢!他也姓陈。很好,我为你敢发言感到高兴。
师:像这样介绍我们自己可以吗?你是哪里人?在哪里上学?叫什么名字?让我们都认识你,好不好?(指向一个举手的男孩)哦,这个男孩。这个角落的男孩啊,他发出了最勇敢的声音。
生:我叫李国瑞。是金翰学校四年级五班的学生。
师:太棒了,李国瑞,象征咱们国家瑞气呈祥啊。这名字很棒,学习也很棒吧?(生点头)也很棒,太好了——谁再介绍一下?你姓甚名谁啊?
生:我叫刘寒,也是金翰学校的学生。
师:哦,看来不是别的地方的学生。金翰学校的学生很聪明。
生:我叫黄金杰,我是金翰小学校四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
师:讲得很好,讲得非常清楚,就像她这样。来,再讲一讲,谁讲?
生:我叫陈海盈,是陈庄镇金翰学校四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
师:你看,她和我也是当家,我们当家讲得很完整。
师:其他同学呢?就不想让老师认识认识?
生:我叫王海龙,是金翰小学的一名学生。老师你几岁了?(学生哄堂大笑)
师:我心理年龄可能跟你差不多,我的生理年龄是30岁。(学生笑)(转向一用笔计算的学生)你在算什么?在算是不是比你老爸还要小一点?(学生大笑)那你应该管我叫什么?(生:叔叔)来,叫一声。生笑着叫“叔叔”。
师:其他同学,你们还可以管我叫什么?(生:老师)叫一声。(生齐:老师)很亲切,我们可以上课了吗?(生:大声回答“可以”)好,我们上课。
板块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来,我们一起读一下。(学生有点唱读)读得干脆一点。预备——读!(学生再读课题)这次比刚才好了。可是,我听着有点恶狠狠的感觉,能不能读得轻柔一点儿。预备——齐!(这次学生读得比较好)(师伸出大拇指)你看我们同学多聪明,马上学会了。
师:我了解了解,课前预习你做了什么?
生:我读了五遍左右的书。
师:这个孩子会讲话,没有确定是五遍,讲了一个左右——四遍可以,六遍也行。掌声送给她——她会讲话。能读五遍书不简单,说一说你读了几遍?
生:(一时语塞)
师:请讲,没有超过五遍也不要紧。
生:也是五遍左右。
师:也很好。你读了几遍?
生:我读了七遍左右。
师:比他还厉害。有没有读两遍的?举手!(无人)读三遍的?(无人)读四遍的?(几个学生)读一遍的举手!(无人,学生小声笑)读五遍的举手!(十几个人)读六遍的呢?(十几个人)哦,我知道了,看来大家多数是读了五遍左右。让我们来看一看这课当中的字词认识了没有,我来检查检查。(出示投影)认识这个词的举手——那个女生。
生:(小声)角膜。
师:大点声?(学生重读)来一起读。(学生还是有点唱读)要干脆一点儿,预备读。(学生重读)很好。谁知道“角膜”是什么?
生:(指向眼睛)这里。
师:这个地方?这是眼袋啊。(学生大笑)
生:(小声议论。)
师:指恐怕不好指,能不能用话来讲一讲哪里是角膜,有人能讲吗?(学生小声说“眼球”?)眼球可不是角膜。(学生笑)角膜是什么呢?是在我们眼球上面的一层无色的透明的膜。(一生插:起保护作用)对,这层膜起着保护作用。就像我们照相机的快门,刚才老师给我们照相看见没有,如果没有这个快门能不能照?(生接:不能)对,如果我们人的眼睛没有角膜,我们就会怎么样?
生:看不见。
师:对,这就是角膜的作用。明白了?好,请坐!看下一个词。
生:挚爱。
师:一起读。(学生扯着嗓子大声齐读)读得轻柔一点——齐读啊,不见得声音那么高,整齐就可以了。来,预备读。(学生读得声音低沉)唉,别那么低啊,自然的声音最好听了,来,读。(这次学生读得较好)
师:非常好。我想问一问,你挚爱的人都有谁?
生:我的妈妈、爸爸、奶奶、爷爷。
师:看来妈妈跟你最亲、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说(指向另一名学生)。
生: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叔叔、阿姨。
师:唉呦,你还要往下说好多。看来都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是吧?请坐。那这个词跟热爱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一般我们说热爱,是热爱什么?
生:热爱学习。
生:热爱祖国。
生:热爱大自然。
生:热爱劳动。
师:热爱家乡。
生:热爱家庭。
师:那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后)热爱是喜欢某个东西,可是挚爱总是和谁最亲密。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非常好,自然的声音。看下面这个词。
生:(纷纷举手)。
师:最后边那女同学。
生:给予(把“予”读成第四声,听到有同学喊“错了”,马上又纠正了。)
师:她会学习——听见下面同学有纠正的声音马上改了,你再读一遍。
生:(这次读成“机遇”)。
师:这次又改错了。(学生笑)再读一遍。
生:给予。(这次读对了)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给予”这个“给”是个——(生接:多音字)还读什么?(生齐读:给)用“给”组词组什么?(生接:给你)你心胸多么宽广——给我什么?(生:小声说:不知道)给我一个微笑就可以了。(学生微笑)看下面一个词,看清楚了。(没学生举手)这个词不好读,来——同学(指向举手的学生)。
生:振聋发聩。
师:读得很好,再响亮地读一遍。(生大声读)一起读。(生有点唱读)又不是自然的声音了,一起读。(生齐读,有进步)很好,看这个。
生:溘然长逝。
师:一起读。(生齐读)下面这个——
生:天壤之别。
师:一起读。(生齐读)自然的声音,不要喊,好吧?预备读。(生齐读)再来一遍。(生齐读)有人知道“天壤之别”的意思吗?你说。
生:相差很大。
师:相差很大是多大?(生一起接:天和地那么大)天和地那么大的差别啊!
【开篇不求先声夺人,但求扎扎实实!这是我在读这个课案的第一印象。公开课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因为词语教学难以出彩,或故意回避,或蜻蜓点水。但在金铭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他不怕别人说他的开头实在“老土”,也不怕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可能来不及完成,他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或正音,或释义,或热情鼓励学生,或随机纠正错误,一丝不苟、有板有眼。“人生聪明识字始”,学习语文,也当从识字开始。识字学词,是语文学习的一大要义.试问连生字词语都没有读准确,还学什么课文?当然,金铭并没有像低年级识字那样去教,而是根据中年年级学生特点和阅读课文的要求,精心设计过的。我为金铭的扎实、朴实教风叫好!】
师:生字词学得不错。看来,同学课前读了五遍左右,没有白读。不过我要告诉你,你知道陈老师读了多少遍吗?
生:10遍。
师:不对(摇头)。
生:20遍。
师:差不多。
生:25遍。
生:20遍左右。
[这里的对话似可以更简洁些,包括前面问及学生读书的遍数!]
师:左右,你讲的很不错——陈老师读了30遍不到,20遍多,为什么读这么多遍?我越读越觉得读书很有意思。古人说:“读书切戒太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读书不要匆匆地读几遍就放下了。现在我们打开书,把书再读一遍,看一看这篇文章写的一件什么事。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7分钟左右)。
板块二:
师:好,我发现咱们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啊?一两句话都可以。我发现咱们同学很会思考——你说。
生:写了捐赠眼睛的事。
师:谁捐赠眼睛啊?
生:琳达?里弗斯先生。
师:琳达?里弗斯先生啊?(学生小声说“不对”)同意吗?
生:不同意。
生:琳达?里弗斯的女儿捐赠。
师:还有谁啊?
生:还有琳达
师:琳达捐了吗?(生:没有)你补充。
生:她的父亲。
师:课文围绕琳达一家人准备或已经捐赠角膜,(插:不是眼睛。)角膜的事情,写了这篇文章。我想问一问:文中人物有琳达、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谁?(板书人物姓名)
生:还有琳达的女儿。
师:她的女儿叫什么?
生:(齐说)温迪。
师:外国人的名字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指刚才一位同学)王海龙,海中一条龙,名字多好记。外国人的名字是音译的,不好记。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琳达、温迪。
【这个板块的作用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金铭花了7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读课文,这是需要勇气的!一节课40分钟甚为宝贵,课堂伊始的7分钟,教师本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教师会用这七分钟时间做不少吸引听课老师的眼球的事。而金铭只做了一件事——让学生在一旁读书7分钟___让台下老师干等了7分钟。金铭太“目中无人”了!果真“目中无人”乎?非也,这恰恰是金铭“目中有人”的表现。金铭深知,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教学环节的安排,当为学生的学服务,只要学生需要,哪怕冷落老师们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反观当下的语文课,上课者大概太在乎台下老师的感受,课堂始终处于一种满负荷状态,一片喧腾,热闹无比,学生很难有整块时间潜心会文。前不久的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上,默读的严重缺席,就是明证。金铭却偏不怕“得罪”听课老师,他不避讳冷场,让孩子们读足7分钟的课文!我以为这绝不是随意为之,实乃有意而为。我想,大概金铭是想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密切接触,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进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吧。另外,金铭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将外国人的名字音译的特点进行”顺手捎带”,并指导学生读正确,这是方法的指点!】
板块三:
师:琳达跟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他们对捐赠角膜这件事情态度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这种认识上的不一样,或者截然相反的认识,用刚才学过的一个词就叫——(生接:天壤之别)天壤之别,是吧?我们来看一看琳达和她的父亲有什么天壤之别?我们看文章1——3节,谁愿意读给大家。(学生纷纷举手)很多同学都愿意读书。读书真好,(指向一名男生)你来读给大家。
【抓住“天壤之别”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这是本课由整体感知到细读文本的一个关节点。金铭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语,诚如他自己说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天壤之别”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这个文本就被打开了。老实说,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如果老师还是一段一段往下教,非要教个三节课不可!因此,抓关键词入课,还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一个高招。而关键词在哪里?关键词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草丛中,需要教师去发现。而发现的过程,就是钻研文本的过程。发现这样的关键词,显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李元丰)李元丰,我们看李元丰读得能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琳达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好吗?能让我们听出来就成功了,有信心吗?(生点头)好,开始。
(生读课文: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下午……)(学生唱读并有点断断续续的)
师:(打断学生)等一等,我感觉他不像读书,像什么呢?
生:像念经。(学生大笑)
师:像念经?当然比念经要好,但是感觉读书不能这样读,怎么读呢?听老师读一读好吗?
(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师:你听老师在读的时候跟说话是不是一样的?读书要和说话一样,好吗?来,再读。
(生重读: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这次这名学生读得很有进步,不再断断续续的)
师:好,就读到这里。大家听,是不是比刚才要——(生接:好)所以应该把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这就是进步啊!再往下读。
(生接着读:下午晚些时候,一位警官……)
师:纠正“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把调子往下降,不要往上走,那就像说话一样了,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往下走的?你能说“今天你吃饭了吗?”(语调上扬)我们这样说:“今天你吃饭了吗?”(正确的读法)——明白了?往下读。
生:接着读。
(师纠正:“居然、给予”。)
师:从他读的第一小节当中你感觉琳达怎样的表现?
生:生气了。
师:她生气了,我再请一位同学往下读。(指向刚才读课文的学生)你呢,可以向他学一学,好不好?(生点头)你推荐吧。让好朋友帮帮你。(生指一姓郭同学)谁是小郭老师?(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郭玉成老师?好,你听他读,你看是不是他读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唱,像念经呢?念经很不好。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得很流利)
师:他读得和你一样吗?(生佩服得摇头)你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让小老师先坐下。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我看他很会学习,待会再来读,有信心读好吗?(生点头)太棒了,我们从刚才两位好朋友的读中你感到琳达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非常的生气。
师:如果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琳达的表现,可以选哪一个词?
生:含着泪水。
师: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师:哭喊,来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同学们,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为什么?
【“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语文的味道,就是这样品出来的。这品析,是对语义细微差别的辨析,是引领孩子走进人物心灵的抓手。对词语的细细玩索,应该成为语文课的一道亮丽风景!】
生:因为用“哭喊”更能表现琳达当时的心情。
师:你在家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喊吗?喊不喊?喊会被认为什么?(生:不礼貌)大人一听,你看这个孩子“嗷嗷”直喊,会认为咱们没有礼貌。现在琳达竟然哭喊,你可以看出琳达怎么样?(生:非常气愤)来,你把这种气愤读一读。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将之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中理解,词语便活了!】
生: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谁再来读一读,把这种哭喊读出来。
生:读。
师:很好,“我冲着爸爸哭喊”预备齐。
生:齐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板书)。那么父亲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自由读一读第四小节,看一看用文中的词来形容父亲的态度可以选哪一个?
(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
师:来,女同学,你说。
生:读“琳达,他平静地说……”
师:停,用一个词说一说父亲的态度。
生:平静。
师:平静是什么意思呢?
生:非常地冷静。
师:冷静——你说。
生:不急躁。
师:不急不躁。父亲平静地说——他面对女儿的哭喊平静地说——为什么父亲能平静地说?(学生一时沉默)还要从第四小节中找依据,他为什么平静地说?
(学生思考)
生:“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他为什么能平静地说?
生: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
师:从那些词中你能看出?
生:从“很久以前”。
生:是,我从“很久以前”能看出他们早就打算自己死后捐献角膜。
师:父亲和母亲早就商量好了,死后要捐赠器官,父亲面对女儿的呼喊才能如此地平静。请你把这段话——用平静的语气把这段话再读一读。
生:读“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捐赠器官这样一件重要的事,父亲却认为是平平常常,理所应当,很平静,这是一种——(生:很伟大)是啊,这是一种很伟大的表现啊!来,我们用平静的语气来把这种伟大读出来。预备齐。
生:齐读:“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很好,父亲是平静,琳达是哭喊。我想问一问:父亲和琳达在“天壤之别”当中谁的表现是“天”?谁的表现是“壤”?
生:父亲是“天”,琳达是“壤”。
【这是第一个回合的“天壤之别”,一个“哭喊”、一个“平静”,多么鲜明的对比。教师引领孩子们反复诵读,进而体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深入感悟文本打下了基础。】
师:我再问一个问题,琳达她爱自己的父亲吗?
生:爱!
师:父亲他爱自己的妻子吗?
生:爱!
师:两者都是爱,怎么会有天壤之别?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想一想。(学生思考)(师用商量的语气)两个人商量商量,交换交换看法?
生:(小声讨论。)
师:好,同学们,琳达爱母亲,父亲也爱自己的妻子,两者的爱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
生:因为他们的爱很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因为琳达是不舍得,她父亲是让自己的妻子……(语塞)
师:没讲清楚,心中有话没讲清楚,是不是?
生:琳达她是爱母亲,所以她不让爸爸捐母亲的角膜;爸爸也是爱妻子的,他却要捐。
师:也就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往下想——怎么不一样呢?你说。
生:因为琳达不舍得让医生肢解自己的母亲,但是琳达的父亲认为如果他的妻子的眼角膜能帮助别人,这样他的妻子死得有意义。
师:琳达想的是谁啊?
生:自己的感受。
师:“妈妈完整地来,也应该完整地去。”——是自己的感受。父亲想的是谁呢?(生接:别人)你说。
生:是两个人。
师:是两个人?——是什么?(生接:是盲人)是盲人,是他人。只想自己——这个爱是“壤”;父亲想到了别人,帮助了别人——这种爱是“天”。只想自己——那种爱我们可以管它叫“小爱”,那么父亲那种爱呢?不但爱自己的家人,还爱别人——那叫(生齐):“大爱”。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父亲的大爱之言吧!预备齐。
生:齐读:“你能给予他人的(师打断:我发现有同学还读“ɡěi”呢,重读)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我为这一环节喝彩!”天壤之别”的背后,藏着“爱”——深深的夫妻之爱和母女之爱——这是一种挚爱。不一样的是“小爱”和“大爱”。这一点,很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金铭从文本表层深入内核,挖掘出了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金铭在看起来并不深奥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冲突:“琳达爱母亲,父亲也爱自己的妻子,两者的爱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进了文本。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理解了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文本的崭新意义,从师生的心灵深处生长了出来!】
师:在文中,除了父亲跟琳达的爱有天壤之别,还有谁跟琳达的爱也有天壤之别?
生:琳达的女儿。
师:琳达的女儿是吧,来,你把文中第八小节读一读。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好,读到这可以了,读到这温迪的表现已经出来了,她——(生齐接:热泪盈眶)走过去——(生接:紧紧地拥抱外公)可见温迪怎么样呢?
生:非常高尚。
生:可见温迪被外公感动。
师:好,感动——她理解了。来,你和老师读后面的话,你来读温迪的话,好不好?
师生分角色读:
生:妈咪,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师:这令你骄傲吗?
生: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的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师:从温迪母女俩的对话当中你感到温迪怎么样呢?你说。
生:温迪有博大的胸怀。
师:是的,这胸怀很博大,如果也用文中的词来形容温迪的态度,你会用哪一个词呢?
生:热泪盈眶。
师:热泪盈眶——可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最边上那个女同学。
生:温迪为外公所做的一切骄傲。
师:一个词。
生:骄傲。
(师板书:骄傲)
【这是第二个回合的“天壤之别”.】
师:琳达的父亲是平静的,琳达是哭喊,女儿是骄傲,是热泪盈眶。在这前面的表现当中琳达都是天壤之别的什么啊?(生接:壤)琳达有没有什么表现也能成为天壤之别的“天”,也是那种无私的大爱?(生沉默)琳达做了什么也能让她的行动成为天壤之别的“天”。
生: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
师:这是谁的表现?(生接:温迪)我问的是琳达。
生:她捐献了父亲的角膜。还捐献了女儿温迪的角膜。
师:她同意把女儿的角膜送给别人。看屏幕,听老师读。
[这是第三个回合的“天壤之别”!如果说前两个“天壤之别”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理解,而此处,则容易别学生忽略,因此教师在此处轻轻一点,让学生有恍然之感。这就是教师的点化艺术!]
师:(配乐张维良《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可爱的小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一辆卡车无情地碾过正在策马扬鞭的她。(停顿许久,缓缓地)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孩子,这样一位善良可爱的孩子,十四岁,最美好的时候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你是母亲的话,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非常地——
生:伤心。
生:痛苦。
生:难过。
师:伤心、悲痛、痛苦。琳达作为母亲她要比大家还痛苦,还伤心,还难过。可是这个时候她怎么做的啊?(继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当我签字时,她的话萦绕在耳际:你想过如果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师:(指一神情专注地学生)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小温迪的母亲琳达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师: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啊!所以这个时候这封信一定能够抚慰这位伟大母亲的心灵。你愿意轻声地读给琳达听吗?
生:读信: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学生将“有幸终生”处读错了断句,老师纠正并示范)
师:这样一封信,听一遍怎么能够啊?谁愿意再读给琳达听一听啊?
生:读信。
师:同学们,从这封信当中你读出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生沉默)你看“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他们分享的仅仅是温迪的美丽吗?还分享了什么?
生:善良的心。
师:一颗善良的心,还分享了什么?
生:她的角膜。
师:是啊,此情此景让我们为温迪、为琳达感到骄傲啊!让我们感到感动啊!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配乐(张维良《真》)有感情地读信。
【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是看了这段实录,我被深深打动了。被文中的善良的人们的质朴而伟大的品质所打动,被师生在课堂的真情流淌所打动,被孩子们深入到位的感悟所打动。语文课上,我们不刻意追求感动,但是当文字深深地打动着师生,当孩子们的表现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时候,这样的情感,是美好而质朴的。我愿意看到语文课堂上质朴的感动!】
板块四:
师:同学们,琳达、温迪、父亲、母亲值得我们铭记,因为他们想到是他人。在我们周围也有这样的人。
(投影出示照片,配乐张维良《真》,声音低缓地。)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小杨帆,就在69天前,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院离开了我们,小杨帆的生命只有3岁半。这是她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
躺在病床上这个大姐姐叫王聪聪,是我们东营市一中高一的一名学生。去年,她患了白血病,她躺在病床上一边跟病魔顽强地斗争,一边让她的父亲在角膜捐赠申请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说:“如果我死了,我要让我的角膜使别人重见光明,让他们能够看到五彩绚丽的世界。”正是在他们、她们的感召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哈尔滨医科大学600多名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庄重地在器官捐献申请书上也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让我们最感动、最可敬的人。同学们,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更加光明、美好!
下课!
【这个板块的拓展,显然是必要的,也是水到渠成的。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适度拓展,又是对文本意义的再度升华。】
张祖庆老师评《永生的眼睛》
『总体感悟』
金铭说这节课是他的“处女课”,是有一定的语境的。在近1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想他不可能连一节公开课都没有上过。他特别看重此课,大约源于对语文有了自己的体认,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解读,对教案有了独立的设计!因此,说此课是处女课,是颇为贴切的。一口气读下来,直觉告诉我,这节课确实值得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这些天,利用零星的时间,边感悟,边敲打,遂有了如下文字:
一、文本解读:儿童视域与教师视域的融合
解读文本,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而比较准确的解读,就不会有精彩的设计。语文教师如何去解读文本?窃以为要在儿童视域与教师视域的融合上做文章。解释学派哲学家加达默尔认为,理解不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而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一种视野融合。达加默尔对理解的解释告诉我们,理解一个文本,决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追求文本的客观意义,而是以我们的自身情境和“前见”(也叫前理解)去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教师、编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与视野融通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生成。这种生成,是阅读主体从各自的视野出发的,一起参与,逐渐达成融合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金铭始终站在“视野融合”的高度来处理文本,通过巧妙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开掘了文本的意蕴,使得整个课堂充满张力。
从对文本解读的阐述以及教学过程的推进来看,金铭老师确实是一个有着很强的解读能力的,这种解读能力具体体现解读视域的恰当和在言语感悟力的敏锐上。
我始终以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这种感悟力和感染力,首先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基于儿童立场的感悟。金铭先将自己作为儿童,将儿童阅读这个文本有可能达到的解读水平和困难做充分预设。有了这样的预设,才会在教学的推进中设计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引领孩子们逐渐逼近文本的主旨。但是,教师若光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问题,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看到,金铭又重视了以教师的视域来解读文本。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这解读,融入了自己对角膜捐献的理解。因为多次阅读,金铭在文本中披沙拣金,终于发现了解读此文的密码——“天壤之别”。这发现,犹如哥伦布之于发现新大陆,整个教学设计因为有了这样的发现而显得生机蓬勃。因着这样的发现,金铭对文本中的一些细微的地方,才有了更为敏锐的洞见和发现。“虽然温迪和父亲对待父亲的死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深沉的爱”。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洞见和发现,金铭才得以对话参与者的身份,引领孩子们去发现和重新建构文本的意义。
(此处省去最重要的,论坛不同意我发上来的312个字)
《永生》一课的教学,金铭老师以自己对言语的感悟力和感染力,实现了对言语生命的启蒙,对言语感觉的启悟。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亲身的读、写活动,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读写经验的感性互动。教师用自己的读写活动中的体悟,唤醒、催动学生言语灵性和悟性的生发,促进他们言语生命意识的自觉形成,实现了师生间言语生命的对接。这种对接,靠的正是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召唤和回应。
二、教学过程:人文精神与言语工具的统一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重任。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除了建构物质家园,还要建构精神家园。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向善的良知,向美的情怀,向真的思想,有超乎于现实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信念,有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终极关怀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为此不避辛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建造一个精神生活的寓所,唯有精神的家,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因此,作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引领者,我们要重视儿童精神家园的建设。这种建设,不是架空地喊口号,而是要借助于言语活动进行。因为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智慧与问明、知识与能力,都要借助语言得以表达与承传。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孩子们成为“家的主人”,要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在文本解读中,金铭很是大胆地提出了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教材编者给这篇课文一个怎样的任务呢?多个版本的教材均在四年级收录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这说明教材编者认为这篇课文很重要。确实,器官捐献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了社会生活中很自然、普通的事情。而在我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即使人们对于器官捐献的认识已转变,这篇文章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人性光辉方面的价值存在。那么编者究竟想通过这篇课文达到什么目的呢?我以为一是认识器官捐献这种有意义的行为,感受琳达的骄傲。二是承担作为课文的例子功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我以为一是最主要的任务。因为,要是单纯借鉴表达方法,训练语文能力的话,比这篇文章写的好的多的是。也就是说,在本课中,人文性的东西应该更进一步得到张扬。”
这样的认识,显然是难能可贵的。金铭不忌讳被人说成大唱“高调人文”,他以为,张扬捐献角膜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看到的整个教学过程,金铭时时处处都在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从“天壤之别”的三个层次的理解,到课外资料的适度拓展,让孩子们对于捐献角膜这一赋予生命以全新意义的行为,有了由浅入深的理解。金铭的本意,并不是让今天的孩子也加入捐献角膜的行列,而是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在这一点行,本课教学无疑是成功的。
更为可贵的是,在张扬人文精神的同时,金铭始终不忘记这是在学“语文”。“人文原在语文中“,人文精神的传递,不是靠灌输讲解,而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进行的。我们来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生:挚爱。
师:一起读。(学生扯着嗓子大声齐读)读得轻柔一点——齐读啊,不见得声音那么高,整齐就可以了。来,预备读。(学生读得声音低沉)唉,别那么低啊,自然的声音最好听了,来,读。(这次学生读得较好)
师:非常好。我想问一问,你挚爱的人都有谁?
生:我的妈妈、爸爸、奶奶、爷爷。
师:看来妈妈跟你最亲、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说(指向另一名学生)。
生: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叔叔、阿姨。
师:唉呦,你还要往下说好多。看来都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是吧?请坐。那这个词跟热爱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一般我们说热爱,是热爱什么?
生:热爱学习。
生:热爱祖国。
生:热爱大自然。
生:热爱劳动。
师:热爱家乡。
生:热爱家庭。
师:那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后)热爱是喜欢某个东西,可是挚爱总是和谁最亲密。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非常好,自然的声音。看下面这个词。片段二: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我看他很会学习,待会再来读,有信心读好吗?(生点头)太棒了,我们从刚才两位好朋友的读中你感到琳达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非常的生气。
师:如果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琳达的表现,可以选哪一个词?
生:含着泪水。
师: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师:哭喊,来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同学们,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为什么?
细细读读着这些片段,我们不难品到流淌着的浓浓语文味。语文的味道从哪里来?从学字学词的扎扎实实中来,从重点语句的层层锤打中来,从文本意蕴的潜心涵永中来。倘若没有了语文味,那么我们的课堂和品德课堂有什么差别呢?语文味,是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精心“烹”出来的,它需要文火慢炖、精心料理。
三、深度追问:阅读自由与语用能力的欠缺
金铭的这节课还存在什么遗憾?我似乎一时讲不清楚。我只是朦胧地想到:在汉语这一无垠的大海中,浪花点点,贝壳多多。语文老师,要领着孩子们畅游大海,感受游泳的乐趣;要带着孩子们漫步海滩,拾起美丽的贝壳。教师发现琳琅满目的贝壳,然后捡起来交给孩子们细细欣赏,是一种策略;教师只将孩子们带到海滩,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欣赏美丽无比的贝壳,这又是另一种策略。我还想到:汉语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像干国祥老师所说的,“每一个汉字,其实都曾经是一次伟大的创造,都算得上是人类的一个小小奇迹”。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往往热衷于引导孩子走进故事,却很少带着孩子们走出来,透过纷繁的词汇,去研究词汇本身的魅力,进而感悟汉字的“伟大”。这如何让孩子们感悟“伟大”?不是靠教师激情澎湃的演讲,更不是靠一次次单调枯燥的练习。而是师生一起“要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必定如一个优秀的导游,将游客(学生)带至风景点(文本),然后让他们静静地欣赏,让他们自己去领略风景(文字)的妙处,获得默然心动的启悟。我还想,我们的语文课,如何给孩子们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还孩子们阅读心灵的自由?(比如,在整体感悟的环节,能否给孩子们更多谈读后感受的机会?)如何让孩子们在静静的阅读中,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更多的内涵?(比如,很多意味深长的文字,能否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其妙处?)如何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比如,能否引导学生思索:课文首尾都提了到14岁,是偶然呢,还是必然?)……我还想,我们的语文课,如何将“语用”能力训练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李海林老师在中说道:“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述,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它需要的是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理解。”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个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显然已经被很多专家(包括王荣生)所认同。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从“语用”的角度去考察,显然还存在着某些缺陷。“语用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语文审美”能力,李挺扬说过“语文王国最根本的矛盾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矛盾,能够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规律是美的规律,所有话语,一切文体,以及语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种格式安排,语气停顿,甚至非语言因素的包装点缀等等,在表达内容/接受信息的交际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到美的规律的制约和检验”。我的理解,所谓的“美的规律”就是言语表达的适切性,因此,语用能力培养的核心,就是欣赏发现文本表达的适切性,并从中学习表达,适度迁移。从这个角度去考量金铭的课,我以为是有所欠缺的。我在想,学生在学习了三个人对待角膜捐献这件事的态度“天壤之别”后,能否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来叙述这段历史。站在父亲的角度,谈自己/女儿/外孙女对待角膜捐献的态度之“天壤之别”;站在琳达的角度,谈自己/父亲/女儿对待角膜捐献态度之“天壤之别”;站在温迪的角度,谈自己/外公/母亲对待角膜捐献态度之“天壤之别”,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必然得以激活,学生势必会揣摩并适当迁移文本的表达形式.同时,这叙述已经带有个性化创造色彩,是一种站在当下立场去追溯往事的叙事策略。这样的训练,不是很有意义吗?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来尝试这一课——当然,肯定会借鉴金铭的很多成功的设计。以上意见,仅供金铭和各位参考。语文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朝前走——愿与金铭以及热爱语文的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