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源自8月16日《青年周末》上登载《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 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后经几家门户网站流传。
主要内容如下: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当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该教材的编委薛川东……说之所以放弃《阿Q正传》的理由很简单:“到底好教不好教”。
而之所以接受《雪山飞狐》薛川东的理由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文学性,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都颇有门道,读起来也引人入胜,但其实属于自娱自乐的东西,别人讲起来可能就没味道了。
……
恐怕任何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人都知道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精品,最起码的标准之一就是:思想性。假如二件同样有思想性的作品摆在面前,我们才会考虑“好教不好教”这个参考因素。否则只会选择思想性较高的作品。因为高中教材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啊!
而《阿Q正传》和《雪山飞狐》的思想性高下,我想任何一个读过鲁迅文章和金庸作品的有点鉴赏能力的读者都会一目了然的。
国民魂灵鲁迅的《阿Q正传》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故事情节比之《雪山飞狐》要简单的多,但却高度艺术地缩影了中国近代民主被压迫历史。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奴性愚昧,都是鲁迅先生为我们揭示的民族的精神病态。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还是现在和将来,阿Q的这种精神病态仍然还会存在。鲁迅先生刻画这样艺术形象旨在拯救国民的劣根性和灵魂。
甚至连罗曼罗兰都曾称赞这部作品说: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幅苦恼的面孔。
而《雪山飞狐》的人物刻画呢?当然我不否认金庸人物形象的思想性,但是主人公胡斐的性格魅力远不如阿Q写得深刻,在《雪山飞狐》中十分单薄,到了《飞狐外传》中才渐渐成熟。胡一刀的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侠气性格让人感动。但是未必就是对国民普遍性格一次高度艺术地深刻凝练之作。
连金庸自己都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 由此可见,《阿Q正传》与《雪山飞狐》 思想性对国民对学生的影响哪个大了?
再说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再也不是什么“以教(师)为本”教学模式横行天下了,而是“以人(生)为本”的“合作探究”新课标理念来引导学生进行领悟性学习了。所以再提什么“好教不好教”岂不是太可笑了。
又说如果在高中不学习《阿Q正传》,到了大学,专业化分科分系了,我想那时除了中文系深研之外,恐怕越来越少的人知道阿Q是何许人也了。那将是我们国民教育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