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导读】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自主学习】
一、 夯实基础知识
1、生字正音。 水涨( )起来了 散( )在草丛里 宛转( )
酝酿( )( ) 应和( )( ) 薄( )烟 黄晕( )
披着蓑( ) 抖擞( )( ) 朗润( ) 鸟巢( )
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郎润: ②呼朋引伴:
③酝酿: ④花枝招展:
⑤宛转: ⑥吹面不寒杨柳风:
连词造句:
3、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________》《______ __》等。
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的把握。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 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 ___的情怀。
③你能否将本文按盼春、绘春、赞春划分成三部分?其中“绘春”又是由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五幅画面构成的。
【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2、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可以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①请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
②请你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拓展延伸】
1、 写出四个含有“春”的成语及四句含有“春”的古诗句。
2、 仿照画线句,发挥想象,续写两句。(注意语意要连贯,句式要一致。)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________ __,还是_____ ___;无论是_________ ___,还是_____ _______;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它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当堂检测】
1、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填上相应的序号。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写嗅觉的: 写听觉的: 写触觉的:
2、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_____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我的收获或疑问】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zhǎng sàng zhuǎn yùn niàng yìng hè bó yùn suō dǒu sǒu rùn cháo
2、朗润:明朗润泽。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
3、朱自清,字佩弦,作家、学者、民主战士。《背影》《荷塘月色》
4、②写景抒情,江南, 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③第一部分(1段)盼春,第二部分(2—7段)绘春, 第三部分(8—10段)赞(颂)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合作探究】
1、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
2、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新生,娇美,活力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3、示例1:春草图,第1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2句从“面”上描绘,由远及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3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4句用风的“轻悄悄”衬托草的“绵软软”,从触觉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示例2:春花图,着力写“树上”三种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争”字写活了。然后用“赶趟儿”写花朵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写花色艳;写花味甜,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的秋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示例3:春花图,第4句写“花”下蜂闹蝶舞,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的景象。第5句写出野花的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
示例4:春雨图,第1句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2句“可别恼”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笼”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示例5:由“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联想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作者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拓展延伸】
1、成语: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得意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无论是淅淅沥沥的,还吐露新芽的;无论是叽叽喳喳的,还是温暖柔和的
【当堂检测】
1、写嗅觉的:② 写听觉的:③④ 写触觉的:①
2、(1)打,踢,赛,捉(2)散,眼睛,星星,眨呀眨(3)赶趟儿,舒活舒活,抖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