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22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22短文两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辩解一词多义,初步理解词类活用,理解本课特殊句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及“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注意语言的音律节奏,体会作品的音乐美,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努力做到以音传情,以词达意。

2、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以声入情,因词求义,以此来感受作品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

2、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洁身自好的节操。

二、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1、重点:识记文言知识,了解古代文体,理解文意。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适当启发。

2、难点: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通过品味富有韵律的语言理解作者高洁伟岸的思想情操和安平乐道的思想情趣。联系社会实际,重申社会价值观。

三、教学设想:

本文短小精练,字面意思易于理解,但涉及较多古代名词,如“白丁”、“案牍”等等,为现代生活不常用词,在讲解这一类词时,使当地介绍当时的文化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文章表现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而再分析这个问题时,要运用事例,让学生通过事例,自己理解。

四、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被气出来的铭文。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三)听课文录音,落实文章字词(出示投影)陋室 ( lòu ) 德馨 ( xīn ) ( tái ) 苔痕

鸿儒 ( hóng ) ( rú ) ( tāi ) 舌苔

调素琴 ( tiáo ) 案牍 ( dú ) 西蜀 ( shǔ )

调兵遣将 ( diào )

(四)齐读课文,请同学根据课后注释串讲文章大意,教师归纳文言知识。

1、虚词

有仙则名:连词,相当于“就”“便”

斯是陋室:代词,这

惟吾德馨:我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调节音节,无实际意义

可以调素琴:表示可以凭借

2、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闻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3、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五)、学生默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

思考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作者写这一句话要突出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写这句话意在表明只要屋主人道德高尚,就不会觉得屋子简陋,反而能以素雅的环境衬托出屋主人的高雅情趣。)

思考2、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行为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思考3、文章结尾处提到了“诸葛庐”、“子云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是为了表明什么?(以古人自比,表明了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操守和抱负。文章最后)

引用孔子的话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说明了陋室为何不陋的观点。

(六)写作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

文章全文写的是作者的陋室,但是却是在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的高尚道德和高雅生活情趣。

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而兴)

文章本是写“陋室”,但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句开头,触景生情,因事而兴,由山水说到陋室,自然而贴切。

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出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

七、拓展延伸

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学生交流谈看法。

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八、板书设计

陋室铭

一、由山水引出陋室,凸显“惟吾德馨”(比兴手法)

二、描绘陋室

三、用陋室与古代名人居室相比,引圣人语录说明

爱莲说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说”的特点;

2.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3. 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方面: 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

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能力方面: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难点目标:以花喻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分为:诵读——悟读——拓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 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 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一)1、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

参考: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

“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

“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

“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

“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教师小结。

(二)说对比烘托手法。

1、 教师提示: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 学生读课文中有关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说用意: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3、 教师小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4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5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五、 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 反馈检测:

1、填空。 ①本文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②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与莲对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七、布置作业。

1、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八、 附: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 喻人

菊花 牡丹 对比烘托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一篇 : 飞夺泸定桥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