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春版《山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春版《山村》教学设计

1.文本解读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是一首数数歌。内容虽然简单,但画面生动。语言富有节

奏、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这首童谣巧妙地将数字镶嵌其中,诗句由一至十这

十个数字串起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幽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在不远的地

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树上、路边盛开着散发着清香的花朵。将我们置身于美感之中。

(1)简约美。这首小诗寥寥几笔,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读着诗句,

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

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模样,

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所以我们说,简约的奥妙就是要

给读者留下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

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语言虽简意却深,条

理也十分明晰,在诵读之时,谁能不被这山村乡居所陶醉?

(2)趣味美。此诗活用了数字,将数字引入文学作品中,增添了特殊的魅力。一

首短短20个字的小诗中,用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显得却不生硬。可以说,这

首诗是儿童学习一到十这几个数字,熟悉它们的排列顺序,练习书写汉字基本笔

画的好课文。

(3)意境美。“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

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了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

情。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首诗歌,一幅插图,一张识字表和写字表,一

幅虚宫格的图示,还有3道课后练习题。

本篇课文处于全册教材第二组的首篇,是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正式接触教材中的课

文。相对后几篇韵文而言,这首诗歌以数字排列的形式成文,属儿歌中的数数歌

,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本形式之一,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走进教材开

始正式接触文本学习的首篇,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字的语言美。汉字以其独

特的魅力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数字也可以组合成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有趣的

成语,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教学时可以创设优美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感受诗中语言的美。

另外汉字还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放射着奇异光彩。作为书写的首

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虚宫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感受着

汉字的形体美。

让学生喜欢汉字,热爱学习,乐于学习语文。

本课的插图意境优美,展现了田园风光的恬静、淡雅。图画内容虽然简单,但图

画中远处的山、亭台,近处的花朵与诗句遥相辉映,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因

此,充分使用插图,通过观察插图中的景物,与诗句对应,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相机发展语言。

书中的识字表,上面是要求会认的字,下面虚宫格中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在会

写字表的上面,还有两个基本笔画:横和竖。

在虚宫格中写字,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色。虚宫格(集田字格、米字格、回宫格

等多种格优点于一身)可以确定笔画的起止与长短;确定笔画的走向;确定笔画

间的距离;确定合体字的比例与分界线;确定字的大小;确定“写字满格”的标

准。还可以确定字的几何外形。“虚宫格”中呈现的字,大致分为三类九种几何

外形,基本可以概括汉字的结构。如三角形类:正三角形(人)、倒三角形(下

);梯形类:正梯形(玉)、倒梯形(古)、左梯形(项)、右梯形(加);方

形类:横方形(四)、正方形(国)、竖方形(多)。学生掌握了这些,有利于

促进学生写字时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在本课中,帮助学生认识虚宫

格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要求会认的字的卡片。

2.一幅描绘《山村》的情境图或课件。

3.识字卡片和虚宫格图示。

(二)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前可以通过学生数数,或唱数字歌谣,把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有机地联系起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根据古诗内容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置身于美

丽的山村美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这首古诗是全书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在没有学习拼音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

听读、领读、跟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诗

中的画面,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2)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山”“村”“三”“四”“座”“十”“枝”的

读音及“一”的变调(二声)。

(3)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注意适当停顿。这首诗歌排列整齐,具有韵律美,朗

读时数词可以读得稍重些,突出山村虽小,但景色很美。朗读可以按着二、三的

节拍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为了更好地感悟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可以借助图画,配上乐曲描述图

画的内容,想象山村的美丽。然后将图画的内容与诗句对照,找出描绘图画内容

的诗句,再反复地吟诵,感悟诗中语言的美,景色之美。

(5)学习生字之前,要指导学生观察本课的生字表。第一行注音的生字是要求学

生会认的生字,第二行虚宫格里的字是要求学生会写的字。

(6)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本课要学习的十个生字(可采取定位

识字法)。这十个生字的认读,可不必平均使用力量,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确定重点和难点。

(7)十个生字重点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音。可以通过“开火车”读卡片或同桌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认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8)在识字过程中能使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建立联系。可以通过看图填空或是

找朋友等游戏方式建立联系。

3.指导书写

(1)学生首次在虚宫格中写汉字,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虚宫格。知道在虚宫格中

写字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教他们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一线、左二线,右

一线、右二线,上一线、上二线,下一线、下二线。大致了解虚宫格的用处和各

部分名称。

(虚宫格中呈现的字,大致分为三类九种几何图形,基本可以概括汉字的结构。

如三角形类: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梯形类:正梯形、倒梯形、左梯形、右

梯形;方形类:横方形、竖方形、正方形。学生掌握了这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写

字时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此部分内容教师作为了解即可,可以在

以后接触更多的汉字时为学生作演示讲解。 (2)可以让学生书写之前先观察不同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具体位置,然后教师再

做具体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在写字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

观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3)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横、竖”的具体指导。“横”,从左到右,从左二线起

笔,起笔时稍重,沿横中线运笔,在右二线收笔,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满四

宫。“竖”是从上到下要写直,竖分两种,悬针竖和垂露竖。从上二线起笔,起

笔时稍重,沿竖中线运笔,在下二线收笔,收笔时轻提笔,写出悬针状,写满四

宫。要让学生知道“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指导写字可教一个写一个,也可让学生先描一描,看看四个字都有怎样的笔

画,长短一样吗?为什么范字写得好?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并

点拨要领。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第一次指导写字,重点要求

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范字,描、临之后比一比,每笔要一笔写成。

(5)在指导书写“一、二、三、十”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横的写法从

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字要居中。

“三”要注意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活动提示

(1)“请你跟我读”。练习的目的是复习和巩固所学生字的字音,了解汉字和阿

拉伯数字之间的联系;读成语的设计意图是在积累十条成语的基础上,再次巩固

所学生字。学生们可以由教师领读,也可由会认的同学领读,达到熟读成诵。诵

读时,注意“四、十”的读音。也可以结合绕口令进行练习。根据课后的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比如有的学生在入学前积累过类似的数字成语

或是小韵文,也可以进行交流。

(2)“跟我一起写”意在练习写字,在这里出现一个形象贯穿了整册教材,就是

这个小松鼠的形象,它的出现是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规律,这里提示我们横平

、竖直,后面的课文中还有一些提示语(如:独体字在中间,撇稍低,捺稍高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按着提示的书写规律进行指导汉字的书写。

写之前可以在学生认真观察虚宫格的基础上,通过描临,进一步体会“横、竖”

的书写过程和方法,即“横平、竖直”。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课时安排:2课时。

内容分配:朗读、识字、认识虚宫格和指导书写部分字可放在第一课时;复习生

字、背诵古诗、写字指导与课后练习放在第二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

,尤其是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多数学生能够认读。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教

学的设计,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应突出重点,如几个平舌音的处理上,及时找到

学生学习的难点。

另外感悟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故事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情境

,看图画与想象印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由于学生

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数字产生的概念较为狭隘。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诗

中的很多数字都是表示概数,并非实指。教师也可以多多引用一些例子,让学生

明白这个道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数字还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如“

三”“九”表示多,“八”表示吉利等等,也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巧妙地进行渗

透。

相关资料

1.古诗的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

邵雍,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一生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注释】

(1)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2)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3)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4)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译诗】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

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

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2.拓展与补充活动。

(1)引导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上了我们所学的这些生字,如:

日历、记分册等。

(2)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说好十四和四十,全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

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可以节选)

(3)诗歌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香山枫叶红满天。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