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⑴ 系百索子( ) ⑵ 门楣( ) ⑶ 红苋菜( )
⑷ 络子( ) ⑸ 腌( ) ⑹ 车胤( )
2、解释词语。
⑴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与有荣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囊萤映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⑴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
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⑵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⑶ 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⑷ 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
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流露出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⑴ 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 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9、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1、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12、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二)
水乡茶居(节选)
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阴、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14、找出文中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水乡茶居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茶居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语言运用上,本文和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说“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应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19、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以“我家乡的____________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⑴jì ⑵ méi ⑶ xiàn ⑷ lào ⑸ yān ⑹ yìn
2、⑴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⑵ 因而也感到荣幸。
⑶ 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⑷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3、⑴ “明”改“名”
⑵ “藉”改“籍”
⑶ “或”改“和”
⑷ “皇”改“隍”
4、汪曾祺 端午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5、⑴ 把“不好”去掉。
⑵ 把“培养”去掉。
⑶ 把“使”去掉或把“通过看”去掉。
⑷“通过并讨论”改为“讨论并通过”。
6、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 流连忘返
意境深远的油画 惊叹不已
旋律优美的音乐 听之动容
二、阅读
(一)
7、① 家乡鸭蛋的名声。
② 家乡鸭蛋的特色。
8、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
9、A处:浓厚的口语色彩。
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
10、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
11、清代 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
12、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1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
(二)
14、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15、茶居很多,不是很大,建筑古朴雅致,多临河。
16、旧时的茶居,名字多老字号,用具和茶叶、食品很粗糙。现在的茶居,名字大多很典雅,用具、茶叶和食品很讲究。
17、相似之处:口语色彩浓,娓娓道来。
18、茶客们通过品茶来品味生活,感受生活的变迁的乐趣。
三、写作
19、提示:要写出地方特色以及过节的浓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