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变化的原因;
3、感悟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关键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变化的原因;
2、感悟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目标反馈法
【教学课时】 一
教学过程 :
一、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
sh…n m†i bŒ mŽ
绅 士 、 一 枚 、 硬 币、 魔 力
2、词语解释
木然: 褴褛:
佝偻: 欣慰:
俯身: 魔力:
询问: 衬托:
风烛残年:
二、导入 新课
1、自由读课文,初知文章的内容。
2、讲一讲文章的内容。
三、理解课文
1、想一想,老妇人中午和晚上的所得为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告诉来来往往的人:……
2、联系实际,谈谈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同情”是一种美德……
“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四、小结
加了一句话,就“让什么也看不见的老妇人”令人同情,这就是衬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衬托出老妇人的悲惨,更令人同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学会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去打动别人。
五、布置作业
1、抄写作业 。
2、读课文最后一段
5、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
2. 引导学生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的舍身护书的牺牲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是本组的训练重点,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先了解全文是围绕什么写的,进而了解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懂了文章的顺序。
难点:理解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投影片。
学生:搜集有关的背景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围绕,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事?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一、导入 新课
1.启发谈话,简介背景
每到开学,我们都会发新的教科书,可是在战火纷纷的年代里,拿到一本新书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1947年的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了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当时孩子是怎么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来学习的吧。(板书)。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题、解题。怎样才算得上“珍贵”?(意义不寻常,十分的宝贵的)
2.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课文是围绕着什么写的,都写了几方面的内容?边读边填写下面的空:
“我们渴望得到教科书”→( )→( )→教科书和指导员的话激励“我”前进
三、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课文,你找出了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1. 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找一个代表汇报。
2. 你认为是哪一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是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悟:
(1)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出你的感受。
(2)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3)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4)因为这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5)书浸透了指导员的鲜血,每当我看到这鲜血染红的书时,就会想起指导员说的话,指导员说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就怎么读。
小结:所以课文的题目不能叫《一捆教科书》,而应该叫《》,它是用生命换来的呀。
四、 训练表达。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五、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2、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及包含的深刻含义;
3、有感的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阅读知道了教科书的珍贵,谁说说体现在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景,进一步研读课文。
(1)50多年前的延安小学,是那样的困难,再来读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你有没有心新的发现?这些困难中哪一个是最困难的?(出示句子:没有……就……最困难……只能……)
我们说困难不只是缺这少那,还有敌人的炮火硝烟,再体会体会,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教师评价。
现在终于有了书了,大家要去领书了,这里非常像电视剧的场面。我们能根据这段文字排电视剧,你们想排吗?
(生组合选择角色排练)
指导学生体会“争先恐后、兴高采烈、振奋人心”等词。
(2)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在路上“我”和指导员会说些什么呢?大家猜猜。
学生练习说,指导学生读出高兴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读,你还体会出了什么?(珍贵)
(3)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想像张指导员当时想的什么?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提示省略号。
师生接读课文,体会张指导员的说话的语气。前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指导学生朗读。
张指导员两眼望着那捆书(板书: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想的是什么?如果他能说下去的话,会说些什么?张指导员在这种时候的希望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交流写作。
(4)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一齐来读一读第十二节。
生满怀深情地读第十二节
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了,临终还嘱咐“我”好好读书,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三、布置作业 。
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