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陈涉世家》优秀学案20(含答案)

课型:新授课

《陈涉世家》优秀学案20(含答案)

课时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

2.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学法指导

1.读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相关链接

1.作者背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下面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

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忍辱含垢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藏之名山

2.作品背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时代背景: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驿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知识预习

一、朗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 jiǎ )  辍耕( chuò )(点缀   掇  啜泣 ) 鸿鹄( hú  )  闾左(lǘ )  適(zhé)戍(shù)(戊戌) 当行(háng)  度已(duó )失期  以数(shuò)谏(jiàn)罾(zēng ) 间令(jiàn )  篝火( gōu  )  忿恚(huì)   宁有(nìng  )攻蕲( qí  )  铚(zhé )酂zàn )  柘( zhè )谯(qiáo)憔   樵   千骑(  jì  )社稷(jì )  怅(chàng)恨   嗟(jiē)  酂(zàn)   烹(pēng)  徇(xùn)(询     殉)  被坚执锐(pī)    苟(gǒu)富贵    鸿鹄(hú)之志      袒(tǎn)右       丛祠(cí)陈胜王(wàng)   鞭笞(chī)毋(wú)斩   会(huì)计事长吏(lì)  以应(yìng)陈涉

二、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课堂探究

一、导入:

我们学习过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自称始皇帝,妄图“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仅仅传到二世,只存在了十五年的秦王朝就垮台了。900名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陈胜、吴广领导下,用被统治阶级视为贫贱的手,折木为兵,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结束了“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的残暴时代。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起义以后发展的形势怎样?我们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后,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疏通文意(一组翻译,另一组评议,教师指正不足)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

(1)尝(    )与人佣耕(     )(2)辍(    )耕之(   )垄上(3)怅(   )恨久之(4)苟(    )富贵(5)若(    )为佣耕(6)陈涉太息(    )(7)燕雀(    )安(    )知鸿鹄(    )之志(    )哉(8)发(    )闾左(    )適戍(    )渔阳(9)屯(    )大泽乡(10)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    )(11)为(    )屯长(12)会(    )天大雨(13)度(    )已失期(    )(14)法(    )皆斩(15)今亡(    )亦死(16)举大计(    )亦死(17)等(    )死,死国(    )可乎(18)陈胜曰:“天下苦秦(    )久矣。”(19)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20)扶苏以(    )数(    )谏(    )故(    )(21)上(    )使外将(    )兵(22)楚人怜(    )之(23)或(    )以为死(24)今诚(    )以(    )吾众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5)为天下唱(    )(26)宜(    )多应者(27)吴广以为(    )然(    )(28)乃行卜(    )(29)卜者知其指意(    )(30)足下(    )事皆成(31)然(    )足下卜之鬼(32)念鬼(    )(33)此教我先威众(    )(34)乃丹书(    )帛曰“陈胜王” (    )(35)置人所罾(    )鱼腹中(36)卒(    )买鱼烹食(37)固(    )以(    )怪(    )之矣(38)又间(    )令(    )吴广之(    )次(    )所旁丛祠中(39)夜篝火(    )(40)狐鸣(    )呼曰(41)旦日(    )(42)卒中往往(    )语(    )(43)皆指目(    )陈胜(44)吴广素(    )爱人(45)士卒多为(    )用者(46)将尉(    )醉(47)忿恚(    )尉令辱(    )之(48)以(    )激怒其众(49)尉果笞(    )广(50)尉剑挺(    )(51)陈胜佐(    )之(52)并(    )杀两尉(53)召令(    )徒属(    )(54)公等(    )遇雨(55)借第令(    )毋斩(56)而戍(    )死者固(    )十六七(57)且(    )壮士不死即已(    )(58)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59)从(    )民欲(    )也(60)袒(    )右(61)为(    )坛而盟(62)祭以(    )尉首(63)蕲下(    )(6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兵徇(    )蕲以东(65)行(    )收(    )兵(66)比(    )至陈(67)号令召三老(    )、豪杰(    )与皆来会计(    )事(68)将军身被(    )坚(    )执锐(    )(69)伐无道,诛(    )暴秦(70)复立楚国之社稷(    )(71)皆刑(    )其长吏(72)杀之以应(    )陈涉

答案:(1)曾经。    被雇佣耕地 。(2)停止。   去、往。(3)失望。(4)如果。(5)你(6)长叹(7)怎么,哪里   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8)征发。  闾(lǘ),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 (9)停驻(10)编次   当在征发之列(11)担任(12)适逢,恰巧遇到。(13)估计。 误期。(14)按照法律。(15) 逃走。(16)发动大事,指起义(17)同样。为国事而死。(18)苦于秦(的统治)。(19)指立为国">国君。(20) 因为。  数,屡次。  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  缘故。(21)上,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带领 。  (22)爱戴。(23)果真   把  假称  (24)有的人 (25)通“倡”,倡导。  (26)应当(27)认为。   正确。(28)就去占卜。用占卜来预测吉凶,是古人的一种迷信做法。(29)意图。(30)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31)然而,但是。(32)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33)威服众人。(34)写。    称王。(35)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36)士兵。(37)本来。   以,通“已”,已经。认为……怪异。(38)秘密地,暗地里。  指使。到。   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39)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用笼子。(40)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41)第二天。 (42)到处。   谈论。(43)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44)一向,平素。(45)为(他)用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46)押送(戍卒)的军官。(47)使……恼怒。恚,恼怒。  责辱。(48)来(49)用鞭、杖或竹板打。(50)〕剑拔出鞘。(51)辅佐,帮助。(52)一齐。 (53)号令。所属的人。(54)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55)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56)守边。本来。(57)况且。 罢了。  (58)宁,难道。 〔(59)依从。愿望。  (60)露出。(61)(用土)筑台。(62)用。  (63) 攻下,攻克。(64)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65)行军。   收纳。(66)等到。  (67)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集会议事。(68)被,通“披”。坚,坚固,指坚固的铁甲。锐,锐利,指锐利的武器。(69)诛灭。(70)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国家。(71)刑,惩罚。(72)响应。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故”的用法有。a.事,事故b.原因,缘故c.故意d.所以,因此e.旧的。下边句子中的“故”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公问其故(  b  )      B.广故(  c )数言欲亡

C.故(  d )逐之         D.以数谏故(b)

2.“为”的用法有:a.作为 b.认为. c.做,担任 d.是 e.向.替 f.因为 g.被   h.修筑、建筑。下边句中的“为”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若为(d  )佣耕,何富贵也。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c )屯长。

C.为( e )天下唱,宜多应者。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 g )用者。

E.为( h )坛而盟。           F.自立为(  c)将军。

二、填空:

1.司马迁:       (朝代)著名           家,           家,          家。

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全书共

  篇,五大部分:       、        、        、       、        。被鲁迅誉为“         ,               ”。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本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  本纪、表、书、列传、世家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课后作业

一、背诵课文“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

二、分类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词义

反思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

1.读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相关链接

【中考链接】    9.B    10.A    11.C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陈胜者,阳城人也……皆指目陈胜。”,回答9~11题。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D.陈胜王    王:称王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知识预习

一、填空:

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的一句话是:苟富贵,无相忘。

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话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翻译下列各句,并说说它们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1.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这是判断句,用“都江堰市……也”表示判断。

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穷苦人发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这是倒装句,“九百人”应移至“適”的前边。

3.祭以尉首。

用(两)尉的头祭天。这是倒装句,翻译时要将“以尉首”移至“祭”的前面。

4.上使外将兵。

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这是省略句,“使”。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5.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的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外了。“苦”字后面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于”字,这一句既可看作省略句,也可看作是被动句。

课堂探究

一、复习旧课: 1、检查预习2、背诵课文“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適”通“谪”,贬谪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或意图

(二)古今异义词

【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经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

【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篝火晚会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古义:逃走。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下,偷着。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今义:集会,见面等

(三)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指:指指点点。

【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死:为……而死。

【乃丹书】丹:用丹砂。

【法皆斩】法:名词做状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怪:以……而怪。

【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四)一词多义

1.之:①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②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③二世杀之(代词,扶苏)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2.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可译为“编次”。) ②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动词,指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3.将:①上使外将兵(将:动词,可译为“率领”)②项燕为楚将(将:名词,可译为“将领”“带兵的人”。)③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双音节名词,可译为“带兵的人”“将领”。)

4.为:①为屯长(担任)②为天下唱(向)③士卒多为用者(成为)④为坛而盟(修筑)

5.书: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动词,“写”。)②得鱼腹中书(书,名词,可译为“书信”。)

6.数:①扶苏以数谏故(数:读shuò,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

②数言欲亡(数:读sh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7.乃: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②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8.会:①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②皆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

9.道:①道不通(道:名词,可译为“道路”“路”)②伐无道(道:名词,可译为“道义”)

10.等: ①等死,死国可乎(等:副词,可译为“相同”“一样”。)②公等遇雨(等: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11.故: ①扶苏以数谏故(故:名词,可译为“缘故”“原因”。)②广故数言欲亡(故:副词,可译为“故意”“特意”。)

12.然: ①吴广以为然(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②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

13.指: ①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名词,可译为“意图”“意思”。)②皆指目陈胜(指: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

14.所: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15.令: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动词,可译为“派”“派遣”。)②令辱之(令:动词,可译为“让”“使”。)③召令徒属(令,动词,可译为“号令”。)④陈守令皆不在(令:名词,指“县令”。)

16.与: ①尝与人佣耕(与:连词,可译为“和”“同”“跟”。)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同“举”,副词,可译为“全”“都”。)

17.上: ①辍耕之垄上(上:方位名词,可译为“上面”。)②上使外将兵(上:名词,指“皇上”。)

18.应: ①佣者笑而应曰(应:动词,可译为“答应”“回答”。)②宜多应者(应:动词,可译为“响应”。)

19.当: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介词,“应当,应该”的意思。)②不当立(当:助动词,可译为“应当”。)③当此时(当: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

20.行: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读háng名词,可译为“行列”“队伍”。)②乃行卜(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往”“去”。)

③行收兵(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行军”。)

21.以: ①扶苏以数谏故(以:介词,可译为“因为”。)

②或以为死(以:和“为”组成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介词,可译为“用”“拿”“把”。)④以激怒其众(以:连词,可译为“来”“以便”。)

22.欲: ①广故数言欲亡(欲:助动词,可译为“想要”“想”。)

②从民欲也(欲:名词,可译为“欲望”“愿望”。)

23.号: 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动词,可译为“号令”“命令”。)②号为张楚(号:名词,可译为“国号”“称号”。)

当堂练习

一、在下边句中括号里补上适当的成分:

A.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  )激怒其众。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

E.守丞死,(    )乃入据陈

二、填空。

1、起义的直接原因:                                        。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

【参考答案】1、失期,法皆斩。  2、天下苦秦久矣。3、篝火狐鸣,鱼腹置书。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9、 (诸郡县)苦秦吏。10、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课后作业

1.解释出自本文的成语、名句并背诵。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背诵课文“如、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

反思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陈涉世家

课型:新授课

课时3

学习目标

1、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2、学习本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

学法指导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故事复述法:理清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3、在阅读中理解基础知识。

相关链接

【中考链接】(2011年甘肃省兰州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吴广素爱人,……杀之以应陈涉。”(节选自《陈涉世家》)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 令 符 离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

答:                                        

答案: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2分)(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1分)13.(3分)C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知识预习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段:写陈胜的            和            。

第二段:写陈胜发动起义的            和              。      

第三段:写陈胜发动起义的            和形式的迅猛发展。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起义开始时的情形。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经过。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概述诸郡县反秦斗争情形。

课堂探究

一、复述全文

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陈涉世家》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

说明:翻译课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解决疑难,以此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读习惯和善于利用注解的习惯。应该说,做到这些,课文大意学生已能明白了。用复述的形式,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内容。学生能够复述主要情节,即说明达到了教学目的。

陈胜的经历:出生贫寒,少有大志。

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铚、酂、苦、柘、谯)

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

二、师生合作,赏析全文

1.分析课文第1段。

这段文字介绍了陈胜的哪些情况,是通过什么手法介绍的。

这段文字除简介陈胜、吴广的姓名籍贯外,侧重介绍了陈胜的出身和性格,重点是以记叙陈胜与别人对话的手法表现陈胜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的性格特点。“陈涉少时,尝与人拥耕”,说明陈涉是个无田无地,靠帮别人打工为生的贫苦农民。“怅恨久之”,表明陈胜对自己所处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满。而对话中的“苟富贵,无相忘”,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具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

小结:第1段,交代了陈胜少有大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甘受人奴役,想改变受压迫、奴役的地位。

2.分析课文第2段。

这段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经过,表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超群的斗争谋略。可讨论如下问题:

(1)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

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

(2)陈胜、吴广进行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爆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回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小结:第2段,二世元年,秦发闾左適(谪)戍渔阳,适逢大雨,道路不通,戍卒延误期限,面临死亡。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抱负的大好时机,于是,和吴广商量决定起义。交谈中,陈胜分析了当时的秦国的社会现状,并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建议,得到了吴广的响应。交谈中,陈胜充分展示了其洞察时局的能力。接下来,为了给起义做好舆论准备,为了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足智多谋的陈胜又做了鱼腹藏书的小动作,并让吴广夜晚在丛祠中篝火狐鸣,士卒惊恐,私下里对陈胜另眼相看。

3.分析课文第3、4段:

(1)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五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怒将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2)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戍卒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盛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小结:第3、4段,吴广利用好人缘,使苦肉计,惹恼押送的军官,将尉责罚他,众人被击怒。吴广、陈胜趁机杀了将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起来,先揭秦之苛政,又谈面临的形势,晓之以厉害,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唯一的出路,然后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励众人。众人响应,设坛盟誓,起义开始。攻下大泽,收下蕲、铚、酂、苦、柘、谯。最后攻下陈地,众人推举,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   笞、挺、夺、杀    ”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    攻、收、下、徇、入   ”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三、品评人物

要求学生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说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分析:(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

(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3)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

(4)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四、课堂小结

面对强秦的严酷统治。陈涉首先发难,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反残暴的大旗,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虽然历时短暂,但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劳苦大众的觉醒,是历史脉搏最强烈的跳动。让我们记住陈涉,作为一个起义军领袖,作为一个豪气逼人的大英雄,他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战车上,向着公平、自由、民主朝圣。

当堂练习

一.1.你心目中的陈胜是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通过什么写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运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

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2.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3.文章选取的材料那些详写?那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有关起义以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材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

课后作业

阅读《陈涉世家》未选进课文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陈胜王凡六月( ) (2)或说陈王曰( )

(3)由是无亲陈王者( )

2.翻译下列句子。

乃召见,载与俱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涉之为王沉沉者

C.宫门令欲缚之            D.故天下传之

4.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答:                                             

1.(1)总共,一共(2)有人(3)这样2.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3.C

4.陈涉少时的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即表明了他的非凡抱负和远大志向,也有对同伴胸无大志的惋惜,其实把同伴比作“燕雀”,自比“鸿鹄”,又何尝没有轻视同伴的意思呢?陈胜称王后,生活奢侈,自私虚荣,不顾旧情,自毁诺言,众叛亲离,终成孤家寡人,正是他失败的原因。

【译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反思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