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抓“两两相对”解读《鱼我所欲也》

一、语句的两两相对

抓“两两相对”解读《鱼我所欲也》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句式基本相同,意思近似或相反相对。

课文开头两句:“鱼……取义者也。”每一句的前一个分句都有些对应的整句色彩,后一个分句都纯是散句。两句整体对应整齐,又小有变化。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大义比作熊掌,认为大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设喻,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很自然地引出全篇的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

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呢?“生亦我所欲也……不辟也。”对应地运用了两组衬托:“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甚于生者即义,甚于死者即不义。下面论证舍死忘死,大义比生命更珍贵。

又从反面申述:“如使人……有甚于死者。”语句对应更整齐。正反对比论证,使观点更深入人心。

下面的举例论证也有两两相对的。“箪食、豆羹”并列说吃喝,“得之……则死”对比不同的结果,“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三组类比过程,“乡、今”排比中又有对比,“乡”之舍生取义,“今”而见利忘义。

语句两两相对,形式整齐,上口悦耳;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情感,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辞严、理直气壮,表现出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二、语意的两两相对

即或有的语句不见得两两相对,但意思基本相对,也显示出文意的对称之美。

“非独……勿丧耳。”“贤”者与凡“人”、“独”与“皆”、“有”与“丧”对比,结论是:人人都有向善尚义之心,只不过是贤者没有丧失罢了。这里的“丧”即文尾的“失”,与“是亦不可以已乎”之“已”对应。孟子告诫误入歧途的人应该及早迷途知返。

第一段的论证主要是讲道理,强调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接着在第二段摆事实;两个部分都正反对比论证,先下面后反面。同样显示出论证结构的对称之美。

两个例子前略后详。看似微不足道的“箪食、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当面忍受别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人皆有之”:大义比生命更为珍贵。

又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应受之。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只是为了住房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美、奉”关乎家庭、物质享受;“得”关乎社会、精神享受,都是身外之物,都只是生存之上的享受而已。而“箪食、豆羹”则关乎生死,自然比“万钟”更重要。当初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之下,可以拒绝别人的侮辱性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无论是“箪食豆羹”还是“万钟”,与“义”相比之下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舍生取义”,养成正气。

三、言行的两两相对

孟子说得很漂亮,做得也很体面。他是语言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

孟子邹人也(邹在鲁国)。他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到过梁(魏)、齐、宋、滕、鲁等国,企图获得赏识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齐国任过客卿,后来与齐王意见不合,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便决定辞归而授徒讲学。齐王爱惜,便托人挽留他,开出的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华丽的房子并奉送万钟的粮食给他和弟子们享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富贵不能淫,大义凛然。可见“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不是空穴来风而有所指。行如其言,文如其人,令人肃然起敬。

四、古今的两两相对

孟子在阐明事理的时候列举了自己不受“万钟”的例子,也举了他的前人嗟来之食的旧例,鉴“古”而讽“今”。不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也警醒后人应该时时刻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荣华富贵、虚名薄利而去做不合礼义之事。

今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有的人在民族存亡、功业成败和身家安危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天下太平、功业成就和万事如意之时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为自己、为亲朋好友追名逐利而违法乱纪、甚至祸国殃民。我们重温二千多年前圣贤的金玉良言,鉴古讽今,当慎思敏行:人生的道路漫长,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重要的抉择,应当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