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2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有详有略地说明比 较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写法。

2.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诠释说明和比较说明。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抓住本文的说明顺序,划分段落和层次。

2.每道工序请用两个字归纳。

3.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字词正音:

砧zhēn(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芨jī(白芨,多年生草木植物)

醮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硒xī(非金属元素)

臼jiù(舂米的器具)

词语补释:

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

界成:划分界线而成。

匀净:精细深浅一致。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关于“景泰蓝”:

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物种工艺品之一。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课文分析:

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外部特点和本质特征,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内在联系。本文是抓住手工操作的景泰蓝的制作方法,以制作工序为顺序来说明的。

六大工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既符合生产工序,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此文的缘起和目的。

“多数”如去掉“多数”,就不能突出景泰蓝的价值,体现不出它的重要性,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重点部分,分为4层。

1.介绍铜胎的制作(制胎)方法。(2--3自然段)

先介绍原料: 红铜。制作原理红铜富有延展性容易结合和成形。

接着举例说明,以花瓶(因制作最复杂,所以说得最详细)、方形、长方形器件为例,具体说明如何用手工敲打使红铜片成形与结合。

第3自然段点明景泰蓝的制胎工作实际上是人们所熟知的铜器作的工作,这就化特殊为一般,使人更易理解。

2.介绍如何掐丝。(4--9自然段)详

4--5自然段,举例子。以在铜胎上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掐丝”是怎么回事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第6自然段,说明“掐丝”的作用: ⑴使涂色有了界限,⑵在热胀冷缩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第7自然段,说明“掐丝”之难、工艺水平之高。“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功夫……”“往往”一词强调了手工操作与工艺水平的关系,充分肯定了这种手工艺的价值,赞扬了工人的劳动与智慧。“可以说”在这里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去掉它语言显得平淡。

第8--9自然段,简略介绍烧焊、酸洗的方法与作用。

3.介绍如何涂色。(10--13自然段)

第10自然段,解释为什么把涂色料的工作叫做“点蓝”,实际是解释“景泰蓝”名称的由来。“点蓝”现已失掉它的本来意义,如果去掉“当时”,就没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不能体现现在是沿用传统叫法这一特点,人们对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会模糊不清,甚至对其准确性产生怀疑。

第11自然段,色料的原料;12自然段,研制的方法;13自然段,如何填色。

填色是重点,详写,使用口语,使人一看就明白。“才”去掉语气没有原来肯定。

4.分别介绍烧蓝、打磨和镀金三道工序。(14--16自然段)略

第三部分:(17自然段)强调景泰蓝的手工操作的特点,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全部是手工”,“全部工作”四字不着痕迹地结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又简要叙述了手工操作这一贯穿全过程的主要特点。“手工操作”,使读者对全过程留下了总的印象。

第 二 课 时

小结:

一、对景泰蓝制作过程的介绍有详有略:

对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六道工序有详有略。“掐丝”“点蓝”两道工序介绍很详细,其它工序则比较简略,这是因为:

1.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2.景泰蓝制件的独特风格、它的珍贵之处,是由这两道工序决定的;其它工序则不是景泰蓝所特有的而且又比较简单,所以略写。

详写部分既说明了些什么,又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就为详写提供了充分的内容,为了使读者易于接受,还综合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样对繁复的工艺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种写法启示了我们: 顺序说明不仅可以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课文中制作的工艺程序),而且可以按照人们的认识过程(课文中对这一制作过程及原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使我们懂得了,顺序说明的内容构成并不局限于过程的繁复记录,完全可以有丰富充实的多方面材料。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课文运用了诠释(说明、解释)说明法、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诠释是运用得最多的方法,因为要对一道工序的制作情况特别是有关原理作出介绍,诠释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景泰蓝这个名称来说,十自然段作如下诠释“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 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这种物品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由设问引出,先落实“蓝”字,再解释“景泰”含义,中间还穿插了“发蓝”这一旁证材料。

十四自然段对“烧蓝”工序,十五段对“平整”的技术要求的诠释,都是既准确又明白的。

打比方(比喻)说明使抽象与生疏的问题具体化,十五自然段用画家的颜料来比喻点蓝工人的色料。

作比较说明,第三自然段把“制胎”工序与“铜器作”里打制铜器作比较,突出一个“胎”字;第七段拿“掐丝”和“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比较,异中求同地强调了这些“密集”劳动“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在说明第二步工作“掐丝”时,综合运用了上述多种说明方法,第一句话提出“掐丝”这个概念后,马上就给它下定义说:“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粘到铜胎表面上。”接着以粘一棵柳树为例,具体说明是怎样“不用在铜胎上打稿”而“自由自在地”在铜胎上粘出各种图画来的。在举例说明时,又把柳树的叶子比做括号,说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非常形象、贴切。最后又把掐丝工人的这种工作与刺绣进行比较,说“他们简直是在刺绣”。这样多种说明方法互相补充配合,使“掐丝”这道关键工序说明完整,具体而翔实了。

三、准确使用术语: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作者还运用“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术语。这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因为:

1.可以避免说外行话;

2.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的语言,恰当使用术语,能够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炼;

3.正因为术语能够准确而精当地概括那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正确使用术语,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读者也容易把握这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一个术语加以概括,除点蓝之外,都能确切地说明这一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即使是“点蓝”虽已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在涂色料的工作的全部内容,但经作者解释之后,人们还是能了解这一传统叫法过去和现在的实际意义。

作业:《一课一练》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