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品味: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
以偏概全。“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等语句,极富讽刺意味,极其简练地
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品味:“他信力”由“自信力”这一词语仿造而来,作者就用这“他信力”来戳穿反动卖国政府的嘴脸,对其作无情的嘲讽。
3、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
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品味:在“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后面,鲁迅
故意提出一种可能性,“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生路……”(“一个转身”指回过头来看问题)明知没有出现这种情
况,故意这么说,可以反衬事实──“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斥责悲观论者“朽木不可雕也”,一扬一抑,尖锐泼辣。
4、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品味:这句话,是从以上对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失掉“他信力”而产生的恶果所得出的结论。“自欺力”也是仿照“自信力”造出的,嘲讽那些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真是入木三分。
5、“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品味:这是一个过渡段,从批判讽刺转向正面歌颁,作间接反驳。
6、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品味: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鲁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排比的句式,简练的文字,记载下他们的历史功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将“中国的脊梁”这个崇高的形象树了起来。
7、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品味:文章写到这里,鲁迅就顺理成章地对“中
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论题进行归结。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澄清了事实真相,无情地揭露和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
呢?”──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他们……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总”暗示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悲壮。“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意思是泯灭了光辉,牺牲了生命。“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表现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
8、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品味:鲁迅对中国封建主流文化是否定甚至批判
的,他认为尽管帝王将相掌握了舆论权威,欲把所有的功绩往自己身上揽,但历史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人民创造的,鲁迅用洞悉世事真相的敏锐目光看到来自地
底下的力量,每一个历史阶段,这股力量都会由弱到强,如岩浆喷涌而出,最终推动历史的进程。这也可以看到鲁迅改造国民精神的极大热情。
9、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品味: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要掌握正确的分析方
法,着眼于全体人民大众,才能透过假象,识破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把握问题的本质。告诫国人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
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说明鲁迅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苦岁月里,对中国的前途始终抱着坚定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