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谁养过蚕?(举起许多小手),你们能说说对蚕的了解吗?
(生说了许多对蚕的认识,其中一个学生说:蚕吃桑叶时有声音,但是声音很小很小,要挨得很近才能听得出。)
师:从你与蚕挨得很近很近,去听它吃桑叶时发出轻微的声音,可以知道你一定很喜欢蚕,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蚕的原因吗?
生:因为蚕吐的丝有很多种颜色,而且很好看。
生:因为蚕吐的丝可以织成布,做成美丽的衣服。
生:还可以做成蚕丝被,盖起来很暖和。
生:我们的丝绸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我们都喜欢养蚕。
……
师:同学们都那么喜欢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姑娘》一课。首先看看“蚕”这个生字是怎样写的呢?(师板书生字“蚕?)
师:谁来说说古人是怎样造这个字的?
生:“天”字下面一个“虫”。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课题“蚕姑娘”,你能从这个课题里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来?
生:我读出来了,作者也很喜欢蚕,把蚕当作一个姑娘。
生:蚕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幸福和欢乐,我觉得还可以叫它天使虫。
(好一个“天使虫”!我一边为他们的回答喝彩,一边在心里赞叹:我们的孩子多聪明,他们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他们不仅对蚕的生长有了基本的了解,而且已对蚕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以后的教学该怎样进行?是按教案预设“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此时显然已是多余。于是我随机引导“:同学们对蚕如此的喜爱,你们能自己读书,用书中的语言说出蚕的生长、变化的过程吗?学生立刻满怀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反思:
这一节课分为三课时完成。第一课、第二课下来同学们都有问不完的问题。第三课时结束,他们已积极提议准备养蚕,而且还要分小组比赛,看看哪一个组养的蚕最好。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什么会持续不减?它可能还与课堂学习中学生对蚕——“天使虫”产生的“情”分不开。
学生的情从何来?首先,教师在授课中注意了自己的角色。教师没有把自己当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引导者,是课堂情境的设计者,是与学生平等的、独立思考的对话者,所以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谈独立感受的机会,才对蚕有了“天使虫”这样美好的认识,而“天使虫”与课题《蚕姑娘》都让人感觉亲近,美好,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共鸣[
其次,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的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访”、交流感情。也许,教师在这一课把握较好,所以,他们今天的学习热情大概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