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浅谈生本理念下的前置性学习-小学语文论文,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浅谈生本理念下的前置性学习
【摘要】
在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指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本文就“前置性学习”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它与传统的预习之间的区别,以及实践“前置性学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本理念 前置性学习
生本教育是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提升生命的教育。生本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指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地为学服务。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更不可能做到先学后教。通过“前置性作业” 的布置,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前置性学习,它与传统的预习有什么区别
所谓前置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与我们传统的预习是有区别的。
(一)概念不同。传统的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对某篇课文的自学,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为上好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的过程。前置性学习则是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阅读教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三步阅读法,教学中反复训练,不断引导、指导、激励,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中的生活世界,体味读书的乐趣,而后不断内化,形成习惯。
(二)学习内容不同。我们小学语文传统的预习内容一般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那几篇文章,而前置性学习既有阅读性内容、积累性内容,还有生活性内容。就一篇文章而言,预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麻烦、敷衍了事。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课文粗略读上几遍,对生字词进行圈划,这就算是预习了。这样预习的结果是低效的,最多解决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没有领悟。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三)教师作用不同。传统的预习中,教师只是提常规要求而已,诸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学期布置一次要求,每一课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模式化”,预习变得机械性,兴趣缺缺,效果不理想。而前置性学习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两者相比,我们会发现传统的预习内容仅限于课文,老师的指导性不明显,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或应付学习的状态。这种预习虽然可以“因人而异”,但由于总的目标不明,学生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倍功半也就在所难免。而前置性学习则是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方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二、实践前置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置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预习,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喜欢选用这种方法。但实践起来,效果却会因人而异,如果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对目标把握得不够明确、不够准确,那么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更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一)前置性学习要有目的性。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在生本课堂中其实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准备的,是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的。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时,布置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是:1、准备一样物品,选择好推销策略,并进行演练。2、建议的推销方式:商品推介、商品自述、当场试用、采访消费者、上门推销……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目的性非常强,直接告诉学生这项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你准备物品和练习好推销方式,这就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为提高课堂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前置性学习要有可操作性。在生本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因此,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完成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比如在学习习作《家乡的桥》时,我布置他们回家先收集资料,可以自己先试着写一写。当我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学生都是面有难色。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认为家乡的这些桥太普通了,根本就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没什么内容可写。我在这个时候对这份作业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你可以再次去实地考察、了解这座桥,比如建筑年份、桥的外形特征;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这些桥有什么故事;你也可以去镇文化图书馆查阅资料;你还可以上网找找关于这座桥的更多信息。我这样作了一个简单的引导后,学生们好象似有所悟,都表示很有信心完成此项作业。后来课堂上,交流资料后,他们的作文写得很快,内容真实、生动、丰富,简直就像是专业人员为桥所写的桥碑。
(三)前置性学习要有趣味性。学生能否充满热情地去完成前置性学习,很关键的是看看该作业是否有足够吸引学生的地方。如在学习《新型玻璃》之前,我先介绍了憎水玻璃、自洁玻璃、天线玻璃等,学生一听,兴趣来了。这时,我才布置前置性作业: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你还能找到更多的新型玻璃吗?你还想设计怎样的新型玻璃?这样,学生在我的调动下,兴趣盎然,都认真查找了新型玻璃方面的相关知识,对课文也了解得更深入。
(四)前置性学习难度要适当。前置性学习毕竟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完成的一项作业,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不宜过难,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难度设计要像摘树上挂着的桃子一样,跳一跳就能摘下来,这样,学生既不会对这项作业有厌烦、恐惧的负面心理,又能在完成作业后可以有一种成就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保持极大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前置性学习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
(一)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通过前置性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学习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学习起点。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二)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深入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可一旦在课堂让学生探究起来,常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充分等现象。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具有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前置性学习后,课堂上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前置性学习,使学生的信心更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前置性学习后,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探索经历,所以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地站出来表现自己。我们的课堂成了他们展示、发现的天地,他们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信心也更足了。
前置性学习不但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老师也通过这个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我们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的话,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一直保持,学生才会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要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光是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大教学观,大力提倡前置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2、《人民教育——“生本教育”专辑》 2009年第8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关注生本,预设与生成,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