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意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导入新课、解题
同学们都熟悉《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吧,这首歌就像一股活泼的清泉,流到哪里都会飞起欢快、幸福的浪花。唱起这首歌就会使人精神振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那么,“田野”指的是什么?“希望的田野”指的又是什么?课题为什么叫“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些句子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放幻灯片帮助理解“田野”、“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是指充满希望的土地,充满希望的祖国。题目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暗含文章的线索。全诗三节的开头都用“在希望的田野是”不仅突出了主题,而且还揭示了每节围绕主题所描写的抒情达意的内容。)
二、品词析句,理解诗意
学习第一节
问:1、“我们的家乡”指的是什么?本节的中心句是哪句?
(“我们的家乡”泛指祖国广大的、正在走向富裕的农村,从住房、村庄到农业、副业,到处呈现一片富裕、兴旺的景象;中心句即第一句)
2、诗中“飘荡”、“流淌”等词好在什么地方,从哪可以看出人们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飘荡”、“流淌”等词把静物写活了,使它们充满盎然生机;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祖祖辈辈,都有一颗为她富裕、为她兴旺的心。)
3、“一片”、“十里”是什么意思?
(“十里”、“一片”是虚指,表示面积大,数量多;说明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4、教师指导朗读。
女齐读:第一行要读得热情奔放,第二、三行要读得欢快、流畅。
男齐读:第四、五行要读得浑厚、豪放、速度略慢一些,而且每行的后半句比前半句在语气上要加重。
最后集体齐读第六、七行,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信心。
学习第二节
(放投影片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按第一节的学习思路提出问题)
问:1、“我们的理想”指的是什么?人们是怎样用辛勤的劳动实现理想的?本节的中心句哪句?
(“理想”指的是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我们的理想”是通过辛勤劳动,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2、“西村”、“东港”、“北疆”、“南国”指的是什么?“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又是指的什么?
(西村”、“东港”、“北疆”、“南国”泛指我国辽阔的地域;“纺花”、“撒网”、“播种”、“打场”指的是人们从事的各种劳动)
3、指导朗读。教师指导。
女读:第一行要读得热情奔放,第二、三行要读得欢快、流畅。
女齐读:第四行。男齐读:第五行要读得浑厚、豪放、速度略慢一些,而且每行的后半句比前半句在语气上要加重。最后集体齐读第六、七行,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信心。
学习第三节
(分组讨论,理解第三节的内容,指名一学生代替老师组织教学)
问1、“我们的未来”指的是什么?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未来”指的是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我们的未来”必将使老人、孩子、小伙儿、姑娘生活的更加美好、幸福。)
2、“明媚的春光”、“劳动中变样”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明媚的春光”借讲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指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劳动中变样”指劳动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劳动使人民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3、指导朗读。
男读:第一行要读得热情奔放,第二、三行要读得欢快、流畅。
女齐读:第四行。男齐读:第五行要读得浑厚、豪放、速度略慢一些,而且每行的后半句比前半句在语气上要加重。最后集体齐读第六、七行,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信心。
三、吟诵歌唱,体会感情
1、每教完一节,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女齐读:第一行要读得热情奔放,第二、三行要读得欢快、流畅。
男齐读:第四、五行要读得浑厚、豪放、速度略慢一些,而且每行的后半句比前半句在语气上要加重。最后集体齐读第六、七行,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信心。
(女、女齐、男齐、齐;男、女齐、男齐、齐;男女、女齐、男齐、齐。)
2、全部教完后,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
3、分角色整读一遍。
4、学生配乐朗诵。
5、合唱、拍手。(可领唱、合唱)
习方法: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找出中心句)。
2、细读课文,抓关键(重点)词,深刻理解。
3、角色朗读,体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