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辛德勒名单》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辛德勒名单》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本文节选自美国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人性在复苏”板块,属于自读或者选教课文的“问题探讨”篇。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本板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性的丑和恶,感受美好人性的力量,从而建立自己高尚的精神品格;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剖析其灵魂。另外本文是电影剧本的体裁,所以还要了解一点有关的文体常识。本文在学习上没有什么难度,教师可以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同学了解,也可以课外看电影,以自学为主。可以组织学生看该片电影。不过影片中有少部分“未成年人不宜”镜头,教师在放映中可以采取快进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和电影文学的一般常识,了解全剧情节。

2、感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全剧的主题。

3、感受辛德勒这一形象人性的复苏,领会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其与小说和戏剧剧本的差别是:

电影文学剧本,专供电影拍摄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但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戏剧又有不同。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的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三、简介背景资料

影片《辛德勒名单》是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 9 9 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1 9 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影片于1 9 9 3年1 2月1 5日在美国上映,当即引起了轰动,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在1 9 94年第6 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六项大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实际上,影片的改编权和制片权早在1 9 82年就已买下。但直到1 O年后,影片的拍摄计划才真正得以实行。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斯皮尔伯格首次放弃了惯用的电影特技,也拒绝请好莱坞影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请来了当年集中营的幸存者作副导演,并请被辛德勒拯救的犹太人作影片的顾问。斯皮尔伯格耗费了2300万美元就完成了这部长达3小时1 5分钟的影片,并谢绝了片酬而将全部个人赢利捐献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作为一个犹太人,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也是斯皮尔伯格长期以来的心愿。《辛德勒名单》一片虽然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但其制作规模却不亚于任何一部彩色大制作的影片。影片共有1 2 6个角色,动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参与演出。影片气势悲壮,而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种真实的效果,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当影片行进到犹太人走出集中营,获得自由时,银幕上骤然间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这一明显的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影片的结尾同样具亨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它体现出犹太人对辛德勒的无限敬意,同时也使影片具有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

《辛德勒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经典的作品。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

四、了解剧情,赏析人物

1、讨论主要人物性格

(1)辛德勒

辛德勒是一位商人,也是一名纳粹,他生活放纵,善于交际,曾借助自己在上层社会中的关系而大发战争横财,后因看不惯法西斯的杀人暴行而良心发现,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建立了“不事生产”的工厂,保护了1000多犹太人的生命。

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他曾经为德国人服务,在捷克斯洛伐克从事侦察活动,并且还参与策划和帮助德国纳粹入侵波兰的行动。应当说,开始还是属于丑恶的。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影响到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

生活中真实的辛德勒:199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组织授予辛德勒“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的光荣称号。二战后的辛德勒处境极为悲惨,他身无分文,并且开始酗酒,后因饮酒和吸烟过度而死。期间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犹太人”关心和照顾着他们的“大救星”。

(2)高斯

高斯是一个凶残冷酷、贪婪无耻的纳粹分子。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

高斯的原型阿芒·歌特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7岁参加纳粹青年团,22岁加入奥地利纳粹党。因涉嫌参与一起炸弹袭击事件,歌特只身逃往德国。1942年歌特被授予纳粹党卫军“模范军官”的称号,成为希特勒身边的红人。1940年4月,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建立,与此同时,在它的旁边还建起了另一个死亡集中营――两年后歌特接管的“普拉斯沃犹太强制劳改营”。每天早晨,歌特穿着大短裤和白背心,嘴里叼着香烟,肩上扛着一杆步枪,度到卧室的阳台上,瞅着犹太人干活,随后他会随心所欲地瞄准犹太人放几枪。据不完全统计,歌特以这种方式射杀的犹太人不少于500人。

2、人物对比

试从人性的角度,剖析辛德勒与高斯以及军官的区别。

他们都在执行着希德勒种族灭绝的事,军官毫无头脑地执行命令,人性处于麻木状态。高斯潜意识里的人性最终败给兽性,只有辛德勒,人性得以复苏,表现出美好的德行。

3、人性的复杂性补充材料

赫尔曼·戈林,纳粹集团的二号元凶,1 9 38年任“解决犹太人委员会”最高协调人;1 941年7月3 1日,他向盖世太保的头目海德里希布置“全面解决”犹太人的任务,是要为600万犹太人之死负责的主要人物之一。但这位肥胖的、癖爱奢华和排场的帝国元帅也是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生物保护有贡献的人物。传记作家戴维·欧文在《戈林传》中介绍,戈林酷爱狩猎,却从未想把动物像犹太人那样赶尽杀绝。在发现野生动物受到随意捕杀,鹰、熊、野牛和野马几乎绝迹时,他于1 9 34年3月颁布了普鲁士《狩猎法》,这是野蛮时代惟一的文明的法规;同年7月任帝国森林长官与狩猎首脑后,他的办公室有一条标语:“谁折磨动物,谁就是伤害德意志民族的感情。”

热爱动物却对人类冷酷无情,禁止活体解剖动物却参与组织大规模屠犹。在戈林的心目中,野兽的生存远比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更重要,当保护动物越来越成为文明人类的必要行为时,“戈林问题”是:为什么人不如动物?这首先基于纳粹的种族观念:既然犹太人在危害着德意志民族,他们的生命价值当然低于动物,就像奥斯维辛的一个医生说的:“我是一个医生,我当然要维持生命。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会把病体上的坏疽切除掉。犹太人是人类躯体上的坏疽。”更何况,土地、血液等自然因素是纳粹意识形态的崇拜偶像。

四、组织观看电影。

五、完成作业。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