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巧借先主劝后主,肝肠寸断表忠心——诸葛亮《出师表》赏析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知感动了多少忠勇之士,激励了多少肝胆之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正能品出《出师表》滋味的,何止陆游一人?作为表中的上品,诸葛亮的《出师表》确实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细细品读,你一定会发现文中的许多奥秘,一定会被诸葛亮巧借先主劝后主的匠心所折服。

巧借先主劝后主,肝肠寸断表忠心——诸葛亮《出师表》赏析

先主刘备征战几十年,最终没有实现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不幸于公元223年病逝。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先主对诸葛亮如此信赖,如此倚重,一生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怎敢怠慢,怎敢随便忘记先主的重托:“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番表白,真乃诸葛亮的肺腑之言,赤诚之心可见一斑。于是先主临终之前吩咐后主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此时距先主去世仅仅四年有余。

文章一上来就把先主抬了出来,营造了一种先帝壮志未酬、事业未竟、死不瞑目、令人扼腕的悲情氛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悲壮和凄惨,确实让人动容。读者从一开始就笼罩在那种浓浓的哀伤悲壮凄婉氛围之中,这种沉重而又凝重的氛围会感染你,刺激你,让你无法摆脱。在这种无限伤感、沉重压抑的氛围之下,你会立刻产生一种怜悯之心,悲愤之情,不自觉地进入了对先帝的深深追念之中。那种悲壮,那种伤心,怎不让人叹息,让人伤心,让人唏嘘!在对先帝的追思之中,你会不由地自责起来,警醒起来,觉得不努力,不奋斗就对不住死去的先帝,不忠贞负责就是对先帝最大的不敬和不孝。

然而,“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现实状况让诸葛亮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恶劣的生存处境,堪忧的发展形势,逼迫着蜀国必须兴利除弊,必须图谋崛起。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微妙境况的蜀汉政权,如果不出师讨伐,似乎已经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言。

在这种特殊的境况下出师,诸葛亮肯定有一百个不放心。面对年轻昏庸的小皇帝——刘禅,被誉为“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孔明丞相,怎能自顾出师呢?诸葛亮显然有满肚子的话要对皇帝说,有许多的问题要向刘禅交代。诸葛亮虽然被刘禅尊称“相父”,可他们之间毕竟是不能随便逾越的君臣关系,诸葛亮也毕竟不是刘备,他必须选择恰当的方式向皇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他选择了上表,向皇帝陈述自己的看法。表,从形式上看,显得有些郑重,但内容上可以自由灵活,既可以陈情,亦可以言事。尽管这种形式比较好,但是诸葛亮也必须拿捏精准,把握巧妙:既要把握住火候,说的巧妙,说的得当,说到后主的心坎上,让他认真听,又要让皇帝痛快接受,并好好配合自己的出征。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诸葛亮千思万想,觉得还是先主刘备的份量重,所以,一上来就把先主这个招牌抬了出来,让后主从一开始就笼罩在先主的阴影下。诸葛亮巧借先帝之名,之威,说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以此来感动后主,劝诫后主,让后主采纳自己的建议,妥善处理好后方问题,自己能够毫无牵挂地率领三军,安心地出师伐魏,实现兴复汉室的目的。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更是诸葛亮的老辣之处。如果诸葛亮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去教训后主,或者以其它形式劝告后主,可能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情况了。

为了说服后主,诸葛亮一直在利用先帝,处处打着先帝的旗号,借助先帝的威力,让先帝说话,来影响后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竟有十三次提及了先帝,先帝的影子自始至终在文中活跃,有时直接吩咐,有时间接劝告,有时旁敲侧击……这让后主哑口无言,无话可说。诸葛亮让先帝的影子说话,借先帝之口劝告后主,自然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面对危局,“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先帝对属下的大恩大德,广大臣民和诸位将士不敢随便忘记,他们发愤努力,不敢懈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先帝之恩德。后主如果能够开张圣听,就能“以光先帝遗德”。不管怎样,一切都是为了先帝,都是为了报答先帝,都是为了蜀汉政权,自然也是为了后主,后主听起来怎么会不舒服呢?

为了让后主重用那些志虑忠纯的大臣,诸葛亮说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既然如此,陛下又怎么能不使用,怎么能不重用,而是喜新厌旧呢?

对于将军向宠,诸葛亮说先帝称之曰“能”,既然先帝都说能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啦!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隐隐听出了诸葛亮的担忧,生怕后主不按照先主的遗训去做,而是改弦更张,走了大样。对于先主已有定论的事,早已经看好的人,要大胆重用,不可弃之不用。然而诸葛亮不去随便要求后主怎么怎么做,而是让先帝发话。先帝已有定论的,后主就不能随便更改,就不能不听。如果不听,就是对先主的极大不敬。有了先帝这尊神在这里,后主只能乖乖听命,好好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啦!

在谈到亲贤远佞时,诸葛亮深情回忆了自己和先帝在一起议论此事的情景。仿佛先帝的叹息声还在耳边回荡,仿佛先帝的痛恨之态如在眼前。言犹在耳,后主怎敢遗忘?这深刻的历史教训,让每一个后人都睁大了眼睛。那些贞亮死节之臣,诸葛亮惟愿后主能够亲近任用,不要去和那些小人混在一起,耽误了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的深情回忆,既拉近了诸葛亮和后主的距离,还能让先帝活灵活现地去教训后主,让后主不要自作主张,而是深刻吸取教训,明辨是非,亲贤远佞。

诸葛亮是一个可以依附的股肱之臣,此番出师就是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然而诸葛亮深知后主的德能,不得不在出师之前,上表陛下,一来表达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二来劝诫后主处理好自己的事务,让自己没有顾虑地在前方征战。这一切,诸葛亮都是借助先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先让后主认同先主的遗德,遗训,遗诏,再让后主接受诸葛亮所提的一切意见。这样,后主就不排斥,就很情愿地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啦。诸葛亮巧借先主之名,行自己之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言辞恳切,肝肠寸断,动人心魄。

文章第六段,诸葛亮巧妙地把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诉说自己和先帝不弃不离的经历。诸葛亮花大量笔墨,毫不吝啬地去叙写自己和先帝的交往,重在回顾自己和先帝的那份君臣患难与共之情,相知相遇之恩。其实,这也是借先帝,借的是自己和先帝生死相依的那种特殊关系。

诸葛亮和先帝不是萍水相逢。诸葛亮本是一介布衣,但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和诸葛亮从最初的相遇到相知,从相交到相随,到后来先帝对诸葛亮严重依附,关系不断深化,感情日渐深厚。说明了先帝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同一般,可谓生死之交啊!

对于先帝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有一种特别的感激之情,怀念之情。没有先帝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就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是诸葛亮对先帝最好的报答。这是感情的源头。既有知遇之恩,又曾患难与共,这份感情,这份交往,这种关系,可谓奇特。这种特殊的感情和关系,是诸葛亮要打的一张牌。没有这种特殊的关系,自然就没有这种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又深化了这种特殊的关系。后主刘禅不是不知道这种关系和这种感情的,但是诸葛亮想借机再强化一下,让后主不要忘记了诸葛亮和先主的那种老关系,老感情。诸葛亮巧借用这种诸葛亮和先主的关系和感情,来拉近和刘禅的距离,让刘禅能够从感情上服从,听从,可谓技高一筹啊!

正因为关系特殊,所以先主特别器重诸葛亮,所以才有先帝临终托孤。先帝对诸葛亮特别的信任,让后主无话可说。作为知恩图报的诸葛亮,不能忘记先主的交代,不能遗忘先主寄托的大事。诸葛亮现在的出师,是为了实现先主的遗愿,是为了完成先主的“托孤”。先主的大事,也就是现在诸葛亮的大事,同时也是后主的大事,所以后主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儿戏。如果诸葛亮的伐魏大计不能实现,就会损伤先帝的一世英明,这个责任是大的。现在的出师,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的英明比什么都重要,诸葛亮的出师就是为了弘扬先帝的英明,这旗号打得太巧妙,太正统,太有力量啦!所以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的深深忧虑,让人看到了诸葛亮的负责,看到了诸葛亮的真诚。如果出师不效,诸葛亮要求“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的诚恳,由此可见一斑。最后,诸葛亮再一次提到“深追先帝遗诏”,让人似乎看到了诸葛亮内心滚烫的热血在流动。诸葛亮借先主来激励后主,真是颇费心机啊!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不断提到先主,就是表明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先主的遗愿,除了表现自己的忠诚之外,更多地是为了强调自己出师的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实现先帝的遗诏和遗愿,出师就没有借口和机会。所以,诸葛亮又打一下先主的牌,让先主再一次开口认可诸葛亮的出师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

文章自始至终让先主开口,借着先主的口说话,借助先主的威名来影响和劝诫后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也是诸葛亮的用心所在。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