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关于武大郎的趣味歇后语:
武大郎踩高跷 —— 取长补短
武大郎上吊 —— 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买衣服 —— 没合适的
武大郎扛枪 —— 邋遢兵
武大郎吃豆腐 —— 软的欺软
武大郎卖乌龟 —— 什么人配什么货
武大郎卖蛇 —— 什么人玩什么物
武大郎卖煎饼 —— 人软货不硬;人怂货软
武大郎卖切糕 —— 人不济货粘手;人不济,货粘手
武大郎爬墙头 —— 上不来,下不去;不上不下;上不上,下不下;上不去,下不来
武大郎上墙头 —— 上得去,下不来
王婆照应武大郎 —— 没好事;不是好事
武大郎的扁担 —— 长不了
武大郎的身子 —— 不够尺寸
武大郎肚子痛 —— 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武大郎放风筝 —— 起手不高
武大郎服毒 —— 吃也死,不吃也死
武大郎开店 —— 不容大个儿
武大郎开豆腐店 —— 人软货不硬
武大郎看飞机 —— 眼界不高
武大郎卖刺猬 —— 扎手
武大郎卖面包 —— 人土货洋
武大郎卖盆 —— 一套一套的
武大郎攀杠子 ——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不量力;上下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