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虽选为语文教材之中,看似为一堂语言训练课,但我认为它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材料,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的启蒙,同样很重要。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教师应把目光投注到学生个体终身发展的主板上,让学生的自省意识贯穿教学始末,让学生能由当下的的学生到将来的职业。
过去人们爱戏称教师为教书匠,我们知道“师”与“匠”是无法比的,师者,灵魂也,导向也;而匠者,模仿也,制造也。的确如此,过去做教师只需模仿前师授予学生,让其弟子同样也可作同样的模仿,试想一想,都如此一代一代地模仿的话,人们就会连自己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没了尾巴都是一个谜了,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一定不能只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一定要注入学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其让认识职业、审视职业、正确对待各种职业。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其实一堂语文课既有授予学生语文知识的责任,更有指导学生审察人生,导向未来,启蒙正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