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兼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兼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有统计表明,我国有农村人口7.9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2%。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下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千百年来,落后、贫穷、愚昧一直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代名词。虽然经历了25年改革开放的沐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凭借我们祖先流传了几千年的“牛拉犁式”耕作模式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句话,中国农民不摆脱这种古老的耕作模式,使其致富奔小康终将是一句空话。农村的小康哪里?农民的小康在哪里?在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后劲。本文在此前提下,就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对策作一探索。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既不能陶醉于过去的成绩中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不错;也不可在困难面前茫然不知所措,被困难所吓倒。那么,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到底怎么样呢?其症结又出在哪儿呢?

现状一: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GDP比例的2%。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就亲眼目睹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的几乎是微乎其微,有的地区甚至是零。由于经费的严重短缺,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小学,甚至连老师办公用的笔墨纸张这些必需品都无法提供,有的学校穷得连电灯都不敢开。其次是教学设备的奇缺。在城区中小学校竟相购买多媒体、液晶投影的时候,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学用的直尺、三角板还要靠老师自制;当城市五、六岁的儿童在网络世界游刃有余的时候,在农村一些十五、六岁的的姑娘、小伙想看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竟难于“神舟飞天”。第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不向其注入“新鲜血液”,有的乡镇村级小学甚至没有一个正规中等师范毕业生,偶尔安排一、二个,权当支教,不出两年就被调往城区或是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留下来的全是些百分之百的“老民办”。这些教师,有的教书几十年,甚至没有走出校门听过一节公开课,加上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他们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早已不能适应现时代的需要。

现状二:中小学校布点极不合理。

笔者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清楚地记得那时一个村就有一所小学(多的达二至三所以上),一所初中,一个乡就有一所高中。而现在,几个村一所小学,一个乡才一所初中,一个县仅三、五所高中。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农村占国土面积80%以上,决定了农村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复杂性和学校布局的分散性。因此,农村中小学过于集中,数量过少,势必会导致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引起中小学生大量辍学。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初中升学率,小学毕业年级会考优秀率、合格率,中小学非毕业年级凭调考成绩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黄猫黑猫,考得高分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农村小集镇,镇上的小学老师早上6:30就赶到学校(远道的学生5:30就得起床),一直忙活到下午6:00才会收起备课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往家里赶,一天工作达十多个小时。在初级中学,初三年级的老师负担更重,由于学生大多住校,早晨5:30天蒙蒙亮,老师就要早起下班辅导,晚上还要辅导到10: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老师们明知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可是谁又能保证自己不这样做就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呢?一句话,随大流,这样,尽管自己辛苦点,但总比挨领导批评强。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从容和支持。有例为证:某校初一年级十三岁的学生张华(化名)在与同村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明(化名)一起玩纸牌时发生矛盾,回家后告诉母亲,其母亲竟说:“搞不赢就毒死他。”没想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张华果真将拌有毒鼠强的饼干在趁人不备时放入陈明家中,致使陈明兄妹三人当即中毒身亡,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公安部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收缴、销毁毒鼠强正是由引案引起的。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让人更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的品德教育课形同虚设,长期被挪作它用,再加上地处偏远,无德育教育基地,无相关管理机制相约束,一度放任自流。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孩子,有的甚至是未成年人,便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让亿万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这一现状是关键。

三、对策

对策一:党和政府要把农村中小学教育视作扶贫农村,引领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投入,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拿、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其次是要改变那套“年终慰问式”扶贫模式。近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家、热心人士,热衷于救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有的甚至从小学起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经验表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在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后,这个家庭不出三年就会自然摆脱贫困,这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如何扶贫农村指明了方向。第三是国家要有计划地逐步取消农村中小学收费制度,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地受完义务学段的教育。第四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拨专款用于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对策二:因地制宜地合理布点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一些偏远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尽量采取接近于送教上门的形式,把学校办进村子里,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便利。因为越是偏僻,孩子辍学的几率就越大,我们如果长期不予以重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恶性循环,从而成为制约其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有的人祖祖辈辈都没走出过大山,党和政府如果不办学上门,恐怕他们中很少会有人主动将孩子送往遥远的山外。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生源逐年减少,教师明显富余,于是一此教育行政部门就将教师下岗同教学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决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藉此东风,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方面要紧密联系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对策五:深货票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1、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普及高中教育是当务之急,这也是我国国情的必要。在全国城乡普及高中教育一方面使所有孩子都有书读;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3、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目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格局致使绝大多数农村落榜青年不得不回乡务农。回乡的他们被人戏称为:“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读了十多年书,没有一技之长,成了他们最大的遗憾。改变这一现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国家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广大农村青年创造深造机会,使得他们都能学有一技之长,学成后又能回乡带富一方。

中国的小康看农村,农村的小康看教育。党和政府只有在变革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高等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