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材编排意图

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承接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的编排特点,本册依然主要通过两个小学习伙伴对话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与一至三年级相比,内容由以前的发现字、词特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现句、段、篇的特点为主。教材共安排了八次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用整体视野观照教材,简化头绪,聚焦重点

本册“我的发现”的内容依次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内容的编排上,看似“形散”,实则“神聚”。八项学习内容基本体现了“阅读”和“习作”这两个板块在本学期的几个重点训练项目。教材的具体安排情况见下表:

将“我的发现”与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八次学习内容不是“零散”的个体,而是灵动的整体。它们在不同的单元中,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重点训练项目。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关注到前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简化头绪,聚焦重点。

三、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我的发现”,顾名思义,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互动交流。“我的发现”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语言表现形式、总结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探究发现。

另外,由于大部分话题内容涉及的是本学期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教学中,不能将“发现”的内容作为一个个单纯的知识点进行传授,一读了之。而应将对它们的学习与感悟渗透到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渗透到全册教材的教学中。

(一)“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认识排比句)

1.教材简析。

学生是第一次比较“理性”的认识排比句。从教材提供的例句和对话中,可以初步把握排比句的结构特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在对话的结尾部分,小林好像还想谈一谈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但又欲言而止。其实,这是编者的有意而为之,其目的是给学生留下进一步交流的话题和空间。

例句选自《桂林山水》一文。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这样的表达客观而冷静。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之后,能让每位读者都真切感受到:漓江的水,静到了极致,流动的江水近在咫尺,你却感觉不到它的流动,天地澄明,令人物我两忘。漓江的水,清到了极致,连江底的沙石都一览无余。漓江的水,绿到了极致,仿佛是仙女遗失在人间的一块翡翠。漓江之美,就像缓缓流动的江水,浸润着我们的心田。

朗读这样的句子,我们能充分体验到景美、言美、情美。再加上三个分句的结构完全一致,均采用先概括再描述的方式来突出水的不同特点,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这应该就是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吧。

2.教学建议。

(1)读一读,你发现这段话的句式排列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发现排比句的结构特点。

(2)比较句子,发现句子的表达效果。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节奏美。

(4)举一反三,从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

3.拓展无极限。

(1)从天空往下看,房子像汽车,车子像小瓢虫,河流像蓝色的带子。

(2)大地像一位巨人,丘陵和盆地是他起伏的胸肌,茂密的森林是他的头发和胡须,天空的太阳是他手上的红气球。

(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

1.教材简析。

小林和小东这次谈论的是大多数孩子都感到很苦恼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作文越写越好呢? “发现”的切入点是“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这也是本册教材在“习作”教学方面需要落实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它的落实不仅体现在第二组课文的教学中,还需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相机渗透,逐步落实。

学生作文常常感到头脑空空,没话可写,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不会观察。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头脑中才能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写作的材料也才会越积越多。学生学会观察就等于获得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钥匙。不仅对习作,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然,提高习作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多看课外书;制作读书卡片;写读后感;学习修改……

2.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的兴趣最为关键。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引导他们獉带獉着獉有獉趣獉的獉问獉题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例如,同一棵杏树,在春天和秋天有什么不同?给妈妈讲一个笑话,看看妈妈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化“有形”为“无形”,在有趣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的基本方法,如“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

(2)充分利用教材,从精彩的语段中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发现观察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可以选择《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过孔隙的一段文字为例,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是怎样将孔隙的窄小和过孔隙时的险趣表现出来的?

(3)勤动笔。鼓励学生写“观察札记”,不限篇幅,不限形式,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闻、所得,记录下来。

3.拓展无极限。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一天过去了,可是他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几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好几天,没看出什么好写的。”

“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马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切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说:“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三)“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1.教材简析。

本次“我的发现”安排有三组语句,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每组的第二个句子加上副词后,表达的感情更浓重了一些。第一组的第二句,加上“终于”后,让人更加体会到科学家研究时间之长、劳动之艰辛、成果之不易。第二组句子的第二句,加上表示程度的副词“根本”后,让人体会到海龟所遭受的灭顶之灾完全是由我们人类的“好意”造成的,也更能表达人们心中无限自责和追悔之情。第三组的第二句加上“居然”后,更强调了“不相信”的程度。

教材采用“比较”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比较,是精心揣摩的一种方式,是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充分比较,发现副词的表达效果。

2.教学建议。

(1)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加上带点的词语后,句子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回顾课文内容,将句子回归语境,再读,再比较,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3)从本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一说。

3.拓展无极限。

(四)“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

1.教材简析。

“打比方”的句子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效果,学生已不陌生,在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一》和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二》都已涉及。本次“我的发现”较之过去略有不同,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组打比方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的不同。教材这样编排,也是为了照应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建议。

(1)体会比喻句的基本特点。读第一组句子,说说两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能相互调换带点的部分吗?(第一句,将“刚游完泳,浑身光溜溜的雨来”比做了“小泥鳅”;第二句,将“在水中游泳的雨来”比做了“小鸭子”。不能调换带点的部分,否则雨来的样子就和动物的习性不相符合了。)

(2)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这样打比方,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一个具有高超的游泳本领,健康、顽皮、聪明、可爱的男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3)用同样的方式自主学习第二组句子,发现贴切的比喻可以让敌人的凶残历历在目。

(4)讨论交流:两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的不同。第一组句子,表达的是对小雨来的喜爱之情;第二组句子表达的是对敌人的痛恨之情。

(5)小结:因为需要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所以用来打比方的动物也会不一样。打比方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情感。

3.拓展无极限。

体会下列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感情。

(1)敌人被困在我军的包围圈里,就像热锅上的一群蚂蚁,急得团团转。

(2)她的歌声如同夜莺的歌声一样婉转、动听。

(3)他跑步时的样子,就像一只飞奔着的健壮的羚羊。

(五)“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体会句子的含义)

1.教材简析。

“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是第五组的训练重点,“我的发现”的内容与单元重点相互呼应。

这一组课文的专题是“热爱生命”,安排了四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篇篇立意隽永,内涵丰富,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为学生发现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因此,教学的总体思路是:课文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我的发现”中梳理归纳。

2.教学建议。

(1)分角色朗读对话,了解谈论的主要话题。

(2)默读,看看小林和小东发现了哪几种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3)回顾学习过的课文,举例谈谈自己发现的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下面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为例,谈谈具体梳理归纳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例: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獉竟獉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獉奇獉的獉灵獉性獉抓住了。

指导要点:

其一,捕捉句中的“关键词语”。显然,“竟然”和“神奇的灵性”是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其二,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关键词语是句子中对表达内容或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这个词的意思懂了,句子的意思就会基本清楚了。句中,“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明才智。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女孩子一系列的动作中,分明让人感到这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说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其三,再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加以体会,就可以体会到句子的含义。在这一部分之前,作者较为细致地描写了盲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并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慢慢伸出双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落着花蝴蝶的月季花。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盲女孩拢住的是蝴蝶,不如说她拢住的是生命的美好。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生命 生命》中的句子。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句子。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触摸春天》中的句子。

(4)师生共同小结: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凝聚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也是文章遣词造句颇显功力之处。通过体会句子的含义,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心灵,和他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一些好的表达方法。

(六)“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认识拟人句)

1.教材简析。

本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拟人修辞手法在描写动植物时所起的作用。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具有和人一样的举止、神态、思想、情感。读这样的句子,感觉形象鲜明、生动。这就是拟人句的表达特点。

读这三个句子,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心里,她对笔下的植物、动物是充满了真心的喜爱。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荷花在舞蹈,看到小白菊勇敢地抬起了头,看到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的眼神。作者是“笔随心动。”

2.教学建议。

(1)读这三个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利用“换词法”帮助学生体会拟人手法带来的生动效果。如,将“舞蹈”换为“摇动”;将“安闲地欣赏”换成“看着”。

(3)在本组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读一读。

(4)小结: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通常是写人的,这里用来写物,不仅可以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而且还使景物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读者感到亲切有趣。

(七)“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1.教材简析。

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引号的作用。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指聋哑青年与其他观鱼人不同,爱鱼画鱼到了痴迷的地步。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这里的引号具有特殊含义。伽利略并不是真的辩论家,但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的雅号。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这里的引号有特殊的含义。意思指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不是指“摇篮”的一般意义,即养育婴儿之处。

2.教学建议。

(1)自读例句,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小组交流,评一评谁的发现有道理。

(3)从学过的课文中或者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引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拓展无极限。

根据句意,给句中相关的词语加上引号。

武警中队最近进行了一次实战演习:3名歹徒持刀抢劫,并与闻讯赶来的武警战士展开殊死搏斗,智勇双全的武警战士最终将歹徒生擒。

句中的“歹徒”及“殊死搏斗”应加引号,因为“歹徒”是武警战士扮演的,并不是真的歹徒;“殊死搏斗”也是战友间的演练。如果这些表示特殊意义的词语没有加上引号,就会让人误以为这不是演习,而是一场真的战斗。引号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成了一种修辞手段,即变贬为褒。变褒为贬,是对原词原义的一种否定。

(八)“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教材简析。

“主要内容”像一条红线,贯穿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的目标之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也是一种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读书方法。第三学段中,学生将学习浏览文章和搜集信息,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要以此为基础。

把握主要内容,就是把一篇文章主要讲什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出来。常见的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有:用课题扩展法把握主要内容;用抓重点段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用段意归并法把握主要内容;抓住中心句和过渡段把握主要内容,等等。

本次教材以《普罗米修斯》为例,用对话的方式,展示了用“段意归并法”把握主要内容的整个读书和思考的过程。

2.教学建议。

(1)默读对话,和小东、小林共同经历读书、思考的过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大致了解“段意归并法”的基本流程。

(2)说一说《普罗米修斯》的主要内容。

(3)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除了归并段意,你还发现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请举例说明。以采用“围绕课题提问法”概括《文成公主进藏》的主要内容为例,简介教学思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例如,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她为什么要选择进藏?进藏前、进藏时、进藏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等等。然后,反复多读几遍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最后,将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5)小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能以部分代替整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浓缩,语言要尽可能简洁精练。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