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浩初序
柳宗元
①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予嗜浮屠言,訾予与浮屠游。近陇西李生础自东都来,退之又寓书罪予,且曰:“见《送元生序》,不斥浮屠。”
② 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shì]然,不与孔子异道。退之好儒,未能过杨子,杨子之书,于庄、墨、申、韩皆有取焉。浮屠者,反不及庄、墨、申、韩之怪、僻、险、贼耶?曰:“以其夷也。”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则将友恶来、盗跖,而贱季札、由余乎?非所谓去名求实者矣。 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曰:“髡而缁,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乎人。 若是,虽吾亦不乐也。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
③与其人游者,未必能通其言也。且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吾之好与浮屠游以此。
④今浩初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论语》,唯山水之乐,有文而文之。又父子咸为其道,以养而居,泊焉而无求,则其贤于为庄、墨、申、韩之言。而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者,其亦远矣。李生础与浩初又善。今之往也,以吾言示之。因北人寓退之,视何如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訾予与浮屠游 訾:指责
B.则将友恶来、盗跖 友:以……为友
C.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 嗜:贪求
D.有文而文之 文:修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B.①且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
②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①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则将友恶来、盗跖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①今之往也,以吾言示之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儒家的传统思想出发,韩愈极力避佛,指斥佛教徒剃发入释门,不婚不育,不劳动却靠别人过活,这与儒家的思想观念大相径庭。在这一点上,柳宗元与韩愈是不一致的。
B.作者认为浮图不可排斥,其原因一是佛家思想常常与《周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并不与孔子的学说思想矛盾;二是僧人不爱官,不显能,远非那些“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者”可以相比。
C.韩愈认为佛教是西方宗教,应排斥,而柳宗元却强调去名求实,强调从本质上看问题:不能因为外来文化是外来的,就一律采取自我封闭的做法去排斥、拒绝它,而不去吸收、容纳它。
D.文章最后一段描绘了浩初闲淡宁静的性情、对《易经》《论语》的理解、寻求山水之乐和所具备的文才等,借此暗点自己与浩初游的理由。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3分)
(2)与其人游者,未必能通其言也。(3分)
(3)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4分)
9.、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题时应联系语境, 据词推义。 嗜:爱好,特别喜好。
6、答案:A(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 解析: B.代词,……的人 /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连词,那么 / 转折连词,却。 D.代词,他/衬音助词,无义。
7、答案:A 解析: 在这一点上两人是相同的。
8、 (1)(3分)退之因厌恨其外表而丢弃其内在合理的内容,这是 只知道璞石却不知道璞石中还蕴藏着美玉。
关键词:忿其外/遗其中/韫。
(2)(3分)与佛教僧侣(那些人)交往的人,不一定要通晓他 们的学说。
关键词:游/未必/言
(3)(4分)我憎恨世上那些一心为当官而奔走不停并且相互倾 轧的人,那么除了僧人,我还能跟从谁呢?
关键词:病/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从
9、答案: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 /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 救斯弊/其事遂止 (划“/”处为必断处,划“//”处为可断可不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