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目标:
1、人文——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知识——散文的阅读理解。
3、能力——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二、学安排:两课时
三、学设想:343+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
1、切入点(拎动点):
天下母爱——残疾人母亲的母爱。
2、制高点:
母亲深沉、痛苦又毫不张扬的爱(行为、内心)。
3、增长点:
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能:
①设想人物内心世界
②情景交融
4、延伸点:
对亲情的感悟;设想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5、语言:
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训练,学习描写与抒情语言。
6、思维:
形象思维和分析归纳。
7、迁移:
联系自身进一步认识母爱;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
四、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内容(课文第一部分)
1、配乐朗诵,从整体上把握感情基调。
2、通过分析,把握文章整体思路。
3、领会本文语言特色。
4、带感情朗读文段。
[第二课时]
▲学内容(课文第二部分)
▲学目标:
1、品味散文的语言和意境;
2、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
3、设想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更好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训练配乐朗读的能力。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我与地坛(节选),作者:史铁生。一个操劳的母亲画面相继在电脑屏幕上显现]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体会作者在母亲去世之后,所感悟到的母爱。(显示学目标)
二、研讨文中母亲行为描写部分
(一)学生配乐朗读1、2、8自然段,分三位同
学进行。认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感情。
(二)问题研究:
刚才三位同学朗读得很好,抓住了课文的基本感情基调:作者在回忆中带着淡淡的哀愁与悲伤。读起来语调比较缓慢、沉重。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理解课文。(以下问题相继在电脑屏幕上出现)
1、请同学们把书上1、2、8段中描写母亲行为的句子找出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感情。
2、学生讨论
3、小结:从这些行为描写可看出,母亲对儿子的感情除了伟大、无私外,由于面对的是一个残废儿子,所以有更多的痛苦而毫不张扬的爱。
残疾人的母亲母爱(独特的表现形式):伟大,痛苦而毫不张扬。
三、研讨文中母亲内心描写的部分
1、提出问题:
课文中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作者设想了哪些具体的内容?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2、作者的这些设想对描写母亲祈祷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回答
4、小结:作者通过母亲的行为进一步探求母亲伟大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作这些设想,使母亲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逼真可信。从中还给我们带来的写作启示是:写文章,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逼真感人。
5、为了进一步体会作者笔下的母爱,全班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四、总结:母亲对作者的作用
1、全班齐读第十自然段
2、讨论思考含义:
母亲对我的爱,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3、小结: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电脑显示)
车辙与脚印是重叠在一起的。是母亲的脚印伴随着作者完成思想的转变的过程,也正是因为深沉、痛苦而毫不张扬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存的力量,作者才成了一位名作家。
4、MTV(满文军的《懂你》),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写作特点研究
学完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可借鉴的写作特点是:(电脑显示)
①形散神聚。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②写作,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点在讨论设想作用时我们已提过了)
六、迁移练习
1、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在预习中写一篇回忆性短文:
走进母亲的内心……
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2、学生配乐朗读。
七、作业:
1、课外阅读:《秋天的怀念》、《好运设计》、《黄土情歌》等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2、以回忆散文为文体,写一篇随笔。
3、名著、名片推荐:
高尔基《母亲》
获奖电影《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