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莘莘学子无不为作业所扰。然而,却很少有人发问:为什么要做作业?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真的都十分必要?是学生总离不开做作业,这似乎天经地义。作业历来也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然而,长期以来,作业中也常常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内容日趋封闭僵化,其方法、手段日趋机械单一,注重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对人的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
如今实施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又该确立怎样的“作业观”呢?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做作业
笔者以为,作业无非有这样三个层面的功能:一是检查和巩固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重在创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三是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其中,巩固和检查功能是传统作业观的主要方面,而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才是“新课改”下新作业观的重要特征。
因此,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检测巩固、拓展应用,一定数量的作业训练,都是为了教与学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的需要。作业不是教师占有学生课堂以外时间的遥控器,不应该为了作业而作业,也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作业。为什么要做作业,这样的问题不仅教师要清楚,也应该让学生清楚。
其次,要明白该怎样布置作业
既然做作业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承受能力,注重作业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有效性,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就应该是我们老师必须把握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作业的内容上,应体现针对性,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和确定性。新课程环境下,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作业的内容应尽量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联系生活关注时事。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探究性,思维要有发散性和创造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要避免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杜绝填充时间性的作业,讲究作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此外,作业的内容如果能适当考虑一定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来做,则又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性的关怀。
在作业的形式上,应体现创新性、多样性和合作性。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作业几乎都是以文字和作业本的形式和以学生个人为对象来进行的。新课程环境下则要求改变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比如可以是书面文字式的,可以是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也可以是生活实践性的;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理解性的,也可以是识记性的;可以是课堂内完成的,也可以是课外完成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可以以“练习”、“思考”、“查找”、“观察”、“调查”、“探究”、“小实验”、“小活动”等多种不同的面目出现。
在作业的容量上,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传统的做法往往只注重作业的数量,搞“题海战术”。新课程环境下的作业,更多关注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一是要考虑量力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二是要有差异性,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部分题目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去完成。总之,作业量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的原则,而是“精而有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