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乡土题材作品重在通过描写自然的生命形式以赞美人性之美,《云南的歌会》便是其中的杰作。
一、三个场面,三幅民俗风情画
纵观全文,作者在首段点明文章话题范围(“云南的歌会”)之后,即极用其精妙之笔,描绘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现了云南民俗的万千情趣,宛如三幅明丽的民俗风景画。
先写山野对歌──才情比拼唱出来。既写对歌方式的多样性──即物起兴者与引经典据者兼而有之;也写对歌者对歌的内容要“滚瓜熟”,能“随口而出”,这样才有机会击败对手。因此,对歌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质,它应该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次写山路漫歌──好歌与鸟儿共享。“漫”者,漫不经心也,这样的闲情逸致,恐怕也只有在这样的秀山丽水中才会有。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着力于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无非是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和优美的歌。
三写村寨传歌──山野民歌妙传承。“金满斗会”极尽热闹,全寨男女老少尽情欢歌。这实在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是一间民歌的山野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写人时突出人们的性别(以妇女居多)以及身份职业的不同,无非是为了突出歌会的“民俗”色彩。
二、三种写法,笔花摇曳情万千
沈从文不愧是让文字充满诗意效果的圣手,在描写三种唱歌场面时,不仅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手法上也各不相同,行文摇曳多姿,突现了云南歌会的万千情趣。
简言之,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环境,一写唱歌场面。
以人衬景写对歌。“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衣着朴素而平凡的对调者来自四方,作者对演唱者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方式细加描绘,目的是烘托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我们谓之“以人衬景”。
以景衬人写漫歌。“山野漫歌”侧重描绘唱歌者所处的环境: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报春花,悠悠的鸟鸣,生长于斯的美丽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了,这种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与优美的歌的写法,我们姑且称之为“以景衬人”吧。
点面结合写传歌。将恢宏的传歌场景之“面”,与一个“最当行出色”的“年纪已过七十”的“吹鼓手”的“点”的描写结合起来行文,既使我们对歌会的大致情形有所了解,也让我们对歌会中人们的出色表现留下深刻的印象。
《云南的歌会》,歌会云南,浓郁的乡土气息,品尝不尽的万千情趣,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字里行间溢满着沈从文先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倾慕,对淳朴云南人民的敬佩,对原生态艺术不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