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沟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习惯。。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和父母一同逛街时;当你同朋友聊天时;当你跟同学游玩时,你可曾留意过身边的语文呢?如果没有,那么,今天和老师一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来吧!
二、活动一:漫游网络世界
1、猜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 就“新手”的意思。 “伊妹儿”: “E-mail”(电子邮件)。
“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
“东东”: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886”:表示“Bye-bye喽”。
2、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网络用语吗?
3、最新网络流行语
“槑”: méi 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槑”不仅呆,而且很呆。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囧”: jiǒng 在网络文化中,它通常情况下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表情。
“雷”:在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通常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看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就会感觉不舒服。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
4、网络流行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2)方便性。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3)娱乐性。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
(4)不规范性。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5、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
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在平时生活中或上网时偶尔用用可以,但在作文里应尽量避免使用。
三、活动二:漫游对联世界
1、走进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2、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下面的对联分别适用什么店铺?
(1)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步月凌云。
(2)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3)此是春华秋实事业, 并非东途西抹文章。
(4)虽是毫末技巧, 却是顶上功夫。
四、活动三:漫游成语世界
1、植物填成语
( ) 雨后春( ) ( )一现
出水( ) 投( )报( )
( )满天下
2、还“我”女儿妆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某冰箱广告:领鲜一步 某服装广告:衣衣不舍
某烧鸡广告:鸡不可失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某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
某沐浴液广告:随心所浴
4、同学们还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错写的成语广告吗?
5、看看谁的反应快:
(1)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12个。
(2)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九”的成语9个。
(3)写出以“十、百、千、万”开头的成语4个。
五、作业:
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语文的足迹。(如广告用语、店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