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一)杨氏问何地可归隐,老人乃引入山,有大穴②焉。老人入,杨氏从之。穴渐小,扶服以入,约三四十步即渐宽,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鸡犬、陶冶③、居民大聚落④也。
(二)穴中人语杨氏曰:“不幸天下乱……此间居民虽异姓,然皆信厚⑤和睦,同气⑥不若⑦也,故能同居。苟志趣不同,疑间⑧争夺,则皆不愿其来。……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⑨、麻枲⑩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节选自《昨梦录》)
【注释】①笔记小说,南宋康与之所作。选段有删改。②穴:洞。③陶冶:陶工和铸工。④聚落:聚集的地方。⑤信厚:诚实敦厚。⑥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⑦不若:比不上。⑧疑间:猜疑疏远。⑨丝纩(kuàng):丝和丝绵。⑩麻枲(xǐ):麻。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与众均之,故可同处。
【小题3】比较甲文中的桃花源村民与乙文中的穴中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共同点?(3分)
【小题4】乙文不仅展示了一个与世外桃源相似的社会,还借穴中人之口说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规则。请你概括一下穴中的规则。(4分)
答案
【小题1】(2分)C
【小题2】(4分)(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和大家平分这些东西,所以能够共处。(2分)
【小题3】(3分)他们都与世隔绝,都过着安居乐业(或和平安宁、没有战乱和压迫)的生活。(达意即可)
【小题4】(4分)人与人和谐相处,平分生活物资。(达意即可)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对所学文言文名篇中的词语,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注意字词在句子中的变化。本题中都是多义词,要根据语境判断。A项中“若”一为“隐隐约约”一为“如果”,B项中“之”一为“这”一为“到”,C项中“为”都是“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交通、闻、谢、处”,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梳通文字,读懂两文内容,从生活的安宁、经济的富足、人际关系的融洽来概括。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乙文中“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⑨、麻枲⑩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理解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