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较普通的意见认为,诸葛亮因避汉末战乱,在隆中躬耕读书,隐居十余年,常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在颍川徐庶的推荐下,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打天下,这就是妇孺皆知的“三顾茅庐”。刘备在“三顾”之后得见诸葛亮,与之纵论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戌、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协力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颇中刘备心意,而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另一种意见认为,关于刘备和诸葛亮最初相识过程,《魏略》和司马彪所著《九州春秋》均记载是诸葛亮先主动去求见刘备,而没有“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如果说“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在历史上还是存在的话,那么是诸葛亮首先主动去求见刘备,他毛遂自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前提和基础,脱离这一基本史实便成了不可信的天方夜谭。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不敢否定诸葛亮自荐的史实,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作了艺术处理,把“三顾茅庐”提到诸葛亮自荐之前。现今高校文科教材或其他书著也采用这一顺序,实际上是错误的。当时的事实是,诸葛亮在曹操雄师即刻南下,刘备及其事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同时也在自身前途命运处于转折性的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毅然摒弃等待观望,主动出山投奔刘备。否则,在“生物竞争,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社会里,在嫉妒猛如虎的险恶人世环境中,诸葛亮会不会被埋没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