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阅读试题及答案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誓》篇中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们研究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历史的可参考的重要文献资料。

B.传说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

C.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尚书残缺不全,《今文尚书》29篇,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曾为《史记》所引。

D.《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曾经修《书》的史实,遭到了近代学者的质疑,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相传比《今文尚书》多16篇的《古文尚书》,是在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虽被献于皇家,却因未列于学官而未能流布。

B.《尚书》的内容既有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也有记录君臣言论的记言散文,还有记述较多的古地理志篇目。

C.《尚书》或记史,或记言,或写人,或叙事,内容繁杂;还有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

D.《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注意立意谋篇;部分篇章还有一定的文采或带有神话色彩,所以说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B.《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的话,体现了西周政治家周公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也表现了《尚书》的民本思想。

C.《尚书》在文学和文体学方面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就连《文心雕龙》对许多文体的论述也都溯源到《尚书》。

D.《尚书》是一部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纪实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史传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混淆了今存《书序》和《今文尚书》,前者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后者为秦博士伏生所传,见第二段。)

2.D(“一直”说法不当,应该是“自汉朝以来一直……”见第3段。)

3.B(“表现了《尚书》的民本思想”有错,属于依据不足,或者说是以偏概全。见第4段)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