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学习重点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理解封建礼教的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二)学习难点
1.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
2.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课文知识点分析 (一) 字词辨析
寒暄:寒暖。指人们见面时说些客套话。暄,太阳的温暖。
百无聊赖: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
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更,经历。
俨然:十分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诡秘.诡诈神秘,使人难以捉摸。
窈陷:深陷。窈、幽深。
惴惴:忧惧不安的样子。
(二)《祝福》的情节结构
把握情节结构是鉴赏小说的第一环节。
1.辨清人物身份及其关系
“我”——祥林嫂眼中的有文化的读书人形象,祥林嫂曾向我探问过“灵魂”有无的问题。鲁四老爷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称为四叔,但二人谈话“总不投机”。实际上“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是全文的一个线索型人物,由“我”串连起祥林嫂的整个命运,可以说祥林嫂的故事是“我”耳闻目睹的。
鲁四老爷: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对新党极其不满.是对祥林嫂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人物。
四婶:因为觉得祥林嫂是个“安分耐劳”的人而留下她,祥林嫂被婆家抢了回去,又时时叨念,但祭祀时却不准祥林嫂沾手。
柳妈:鼓动祥林嫂去捐门槛,地位与祥林嫂一样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
祥林嫂:嫁过两个丈夫,生过一个儿子,丈夫、儿子先后死掉,最后沦落为乞丐,惨死街头。
2.把握情节脉络
《祝福》情节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来安排的。具备小说的情节要素。
序幕:小说开头交待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既有对阴沉,灰暗的年底景象的描绘,又有对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的介绍,更有对虚伪,反动保守的鲁四老爷及其书房的描写,为主人公祥林嫂悲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背景。
结局: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在序幕之后,首先交待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反映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漠,也表现了“我”对其的关注及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从而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与鲁四老爷发生矛盾冲突。
发展:祥林嫂被卖到再嫁,表现出“出格”的反抗。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再次与鲁四老爷发生矛盾冲突,终被赶出鲁家大门。这部分情节与开头的结局“联成一体”,便构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全部历史。
尾声:结尾一段再次描写祝福的欢乐情景和“我”的感受,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着深化作用。
(三) 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江南农村的一个小镇,还是唤作“鲁镇”。鲁镇便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大伯、还有小说中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
(1)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尽管祥林嫂也劳动,而且又勤快能干,还是没有丝毫的权利,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男女不平等,婚姻讲财礼,等于买卖婚姻,妇女成了商品。婆婆可以强行将她抓回来卖到山里,鲁四老爷也认为无话可说,雇主也不保护女工,祥林嫂只能听人摆布,竭力“反抗”也无济于事。
(2)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鲁四认为祥林嫂这样再婚过的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沾手,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门槛,满以为这一下赎了一世“罪名”,不料,四婶照样不准她沾手,她的精神彻底崩溃。是封建贞节观念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
(3)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即便如此,还被骂为“谬种”,实乃冷酷之至。
(4)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封建贞操观念使她丧失劳动机会,精神崩毁,信神信鬼,又使她怀着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
以上内容图示说明如下:
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四)文学常识
鲁迅的作品以杂文为主,小说只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中《呐喊》中很多作品都学过或将要学到,如《孔乙己》《药》《故乡》《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三、基础能力训练
(一)选择
1.选出对下句话的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A.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虚伪、反动的思想性格。
B.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虚伪、反动。
C.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亲切、保守。
D.肖像、言行描写。表现了人物对革命的痛恨情绪和保守反动。
2.选出下面画线部分停顿正确的一项 ( )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A.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B.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C.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D.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3.对上题题干中的那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现世是如此,希望在于将来。
B.祥林嫂活不如死。死对祥林嫂是一种解脱;对周围的人来说,也可卸下精神重压。
C.反语。愤激而沉痛,对现世社会极端憎恨。
D.反语。委婉而曲折,对祥林嫂深切同情。
4.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早期的小说集有两部,即《呐喊》和《彷徨》,从写作时间上看,《呐喊》在前,《彷徨》在后。
B.《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C.明朝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D.《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字典。
5.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 )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③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能打柴的小叔子。
④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祝福》中的“我”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就是鲁迅自己,用这样的写法,能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B.“我”和鲁四老爷一样,同属有钱阶层,在思想上也是一致的,虽然他对祥林嫂怀着一丝同情。
C.“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鲁迅的化身,他不满现实,但彷徨、无奈。
D.“我”是串连故事的线索人物,他同情劳动人民,但对残酷的现实又无能为力,“荷戟独彷徨”。
7.小说结尾再次写到鲁镇“祝福”的热闹景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说明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B.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也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
C.热闹的景象恰似是祥林嫂的葬礼,表现出人们对祥林嫂的同情。
D.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冷酷,同时也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
(二)语段练习(A)
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竞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揽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文段中的“大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 。
2.文段中两个“俨然”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庄严”的意思,后者是“很像”的意思。
B.两个都是“整齐威严”的意思。
C.两个都是“庄重严肃”的意思。
D.前者是“整齐”的意思,后者是“庄严”的意思。
3.写出文段中使用“隐语”的一个例子。
答: 。
4.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死持什么态度?
答: 。
5.对作品中的“我”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就是作者本人,即鲁迅先生。
B.“我”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同情祥林嫂。
C.“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
D.“我”要离开鲁四老爷家,表明对鲁四老爷的憎恶。
(三)语段练习(B)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作者:屠格涅夫
1.“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
号处。
答:① ② ③
2.通读全文,领会文意,然后在结尾句中的方框处各填一个词。
答: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我”和乞丐互相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答: 。
4.“这也是恩惠啊”.“这”指的是什么?
答: 。
5.“我”为什么要向“乞丐”请求“原谅”?选出正确的若干项 ( )
A.自己一时无法在物质上给乞丐以帮助,为此深感内疚、自责。
B.自己也是一个一贫如洗的穷人,推己及人,同病相怜,为囊中羞涩而深
感尴尬。
C.老人是物质上的乞丐,自己是精神上的“乞丐”,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渴
求得到老人的理解。
D.“我”在内心里把“乞丐”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看待,为未能在物质上帮
助自己的“兄弟”而深感不安。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
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答:“我”从那位“乞丐老人”那里得到了□□□□□□□□□□□□□□
□□□□□□□□□□□□□□□□。
7.从第二段的肖像描写可以看出“我”的思想感情是 。
8.本文最恰当的题目是
A.《乞丐》 B.《握手》
C.《路遇》 D.《两个乞丐》
基训能力训练答案 选择答案:
1.A 2.C 3.C 4.C 5.B 6.D 7.B
语段练习(A)、(B)答案:
(A)
1.不能。因为“脸上变了色”,自己并不能看到,只有凭自己的感觉体会,只能是一种估计
2.C
3.用“老了”代替“死了”
4.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鲁四老爷把祥林嫂逼至绝境,到死还是冷酷无情,大骂她是“谬种”
5.A
(B)
1.①红肿 ②战栗 ③冰冷 2.兄弟 恩惠 3.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 4.“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 5.ACD/B错在“一贫如洗”
6.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和坚持“我”的生活信念的力量
7.深切同情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