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http://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答案:.C/舍:筑舍定居。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表因果,因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到。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①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http://

B. 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

C. 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 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答案: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文: 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