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青山不老-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一、导入——发现一道风景
1、(出示绿意葱茏的青山图片)师:同学们,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晋西北是我国有着突出贡献的革命根据地。就在这曾为无数革命先烈立有纪念碑的土地上,我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石碑,那是“造林功臣碑”,上面镌刻着这样的文字——
2、(出示功德碑上的文字)
一位山野老农,一座杨柳青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他——栽树老人高富,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花儿永远这么红!青山永远不会老!
指名读——齐读
3、读着这些文字,你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你发现了一个极具值得研究价值的词语。
世上没有不会衰老的东西,为什么他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为什么青山不会老呢?
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见,能称之为“了不起的奇迹”吗?
4、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青山。(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一片情怀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用简单的符号做上批注。
2、交流:读完全文,你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心情呢?小结:感动、敬佩、心酸
3、这篇文章源自于《光明日报》记者梁衡在1983年写的一则消息,他用最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的故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曾有很多人提议推荐这位老人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出示感动中国图片)每一个荣获“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呢?能用一个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吗?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有了想法后,与同桌交流。
感动中国
栽树老人——高富
【入选主题】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
三、细读——体验一段人生
1、交流预设:绿化、种树、环保、(学生上台板书)
2、师:同学们的交流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语——奇迹,的确,这是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你是如何理解“奇迹”的呢?默读课文1-4段,找一找文中哪些文字、哪些叙述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
【入选理由】找一找文中哪些文字、哪些叙述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
“15年创造的奇迹”
(一)第一层面:从数字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你从这些数字上去理解奇迹,这是最直接的正面描写。
1、自己读读这句话,哪个数字引起了你的思考呢?
15年,多么漫长的坚持,多么执着的追求啊!你能想象一下3700亩大约有多大吗?
2、让我们看看这么数字吧!
3700亩相当于2467900平方米(瞧,数字太大了,同学们都数不出来了)
相当于65个实验小学的总面积。
相当于12000个报告厅的总面积
相当于50000个普通教室的总面积
老师还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以每10平方米载一棵树计算,需要栽种246790棵,15年平均每天栽种45棵。读了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3、让我们在数字中感受这个“奇迹”,齐读: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二)第二层面:从大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师:你是从晋西北大环境这个侧面描写去理解奇迹。真会另辟蹊径啊!
1、你是怎么读出晋西北地理环境的险恶的?(《县志载》)
2、晋西北曾被誉为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瞧,(播放干旱、霜冻、沙尘暴的图片)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
五寨县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
每年有800万多亩农作物受旱,每年无霜期仅有104天。
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400万亩土地沙化,1000万亩水土流失。
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3、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一干就是15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三)第三层面:从小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师:你又从另一个侧面描写——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来理解奇迹。真有一双慧眼。
1、从65年到81岁,整整15年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81岁的老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宁愿过怎样的生活呢?自己仔仔细细地读读这段话,走进老人的晚年生活。
2、预设:
艰苦——宁愿放着眼前的清福不享,却甘愿守着这份艰苦。
预设:孤独——老人是最害怕孤独的,而且越老越害怕,宁愿放弃天伦之乐,甘愿独守着这片青山。
3、15,守着艰苦;15年,守着孤独。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了无限的价值。创造出的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5年奇迹的背后”
1、师:在这个了不起的奇迹背后,有谁又知道这15年的辛酸往事呢?在梁衡的采访中发现了村干部的工作手记中有这么几页内容:(出示手记)
1970年3月5日
春天的晋西北,还是一派荒凉的土尘。去年的霜冻还在我们的黄土地上盘旋,西伯利亚大风像冬日般肆虐着。。
老人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了……
1974年9月21日
老人唯一的女儿又从城里回来,劝他回城了。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没见着最后一面,就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乡亲们也觉得老人该享享清福了,种树的活儿太苦了。
老人敲着旱烟锅坐在小院口,望着绿风荡漾的山沟……
1982年12月3日
老人慷慨地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乡亲们乐呵呵地瞧着这个新鲜玩意儿,老人也乐了。
老人还有宏伟设想……
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手记中的一天,静静地去想象老人当时的情景,当你的眼前出现这个画面的时候,动笔写下来。
2、交流,小结齐读句子: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是生命的归宿。
他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15年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感触人心的故事,此时,15年在我们的眼中不再是一个数字而已,15年=?(上台板书关键词语)
4、15年=一片不老的青山,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再次出示绿意葱茏的青山图片)推荐一生朗读第一段: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此时,造林功臣碑上的文字也显得更加夺目,全班齐读:(功德碑上的文字)
5、此时,你是否解开了之前心中的疑惑?交流(上台板书关键词语)
四、提升——铭刻一种记忆
1、(出示“感动中国”图片)青山不老,“感动中国”,这位81岁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一个关于绿化的故事,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对照板书梳理)
这个黄土地上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山野老农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如果让你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为这位感动中国的老人写一句颁奖词,你会怎么写呢?交流
3、“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推荐大家阅读这些文章:
《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
《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
《“野人”——张侯拉》
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故事。用心地动手为他们也制作一张“感动中国”的推荐表,与大家一起交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青山不老,青山不老-教案,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