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
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之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
孟佩杰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重病,无奈将她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去世,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两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药膏。孟佩杰就这样一直悉心照料养母,不离不弃,直到考上大学还是如此。2012年,孟佩杰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二十四孝故事】(部分)
1、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董永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之女,天帝之女为他抵债赎身。 3、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4、王祥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
1
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5、朱寿昌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热点素材一】
北大拒收“不孝生”
北大列出的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中,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闻甫一传出,立刻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人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某中学校长说:“优秀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然而,也有人担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热点素材二】
公务员廖天野殴父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这名殴打父亲的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廖天野,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对于记者“为何要打父亲”的提问,廖天野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
【热点素材三】
热点词——代孝
日本人忙忙碌碌,要抽空回家看望父母,好好陪他们吃一顿饭也难;然而,只要肯付钱却不难找人来充当孝子孝女。日本有各种各样的代理业,最常见的就是代办留学和旅游签证
手续,还有专为喝过酒的人把车开回家的“驾驶代理人”。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不久前代替人们行孝的“代孝”业也随之崛起。
【范文示例】
坚守孝道
《百孝经》中开篇就讲:“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孝”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志。
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福满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则是我们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但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延续。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她婉言拒绝,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百日床前无孝子”,可孟佩杰侍奉养母于床前竟长达十多年,而她却认为“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中华民族的孝道,正因为有了像孟佩杰一样的许多人在坚守,才没有在这个社会中彻底泯灭。其实,坚守孝道并不难,只要我们每天能够给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关爱,这个传统的美德就会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深圳工作的北大高才生廖某,竞对远从湖南赶来帮助自己照顾老婆和儿子的父母实施家暴,对当年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也是拳脚相加。某日早晨,廖某因不满父亲耍其修复与母亲的关系,对父亲大打出手,不但撕烂父亲的上衣,还将父亲的左肩咬得鲜血淋漓。
2
有高学历,往往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应该比一般人高一个层次。恰恰相反,这则新闻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连基本的孝亲观念都没有的人。廖某的行为是对中国几千年孝亲礼仪的严重亵渎,应该引起礼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依然以孝为荣。但是尽孝,似乎让一些人很为难。有的人工作忙,再加上自己的小家庭,时常会把老妈老爸忘掉,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空闲回家看看。在他们眼中尽孝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家庭五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有着高而稳定的收入,但将养育自己的父亲、母亲,像打乒乓球一样“打”来“打”去,不愿意背上赡养父母,尽孝心的“黑锅”,嫌弃老人年迈多病,养活起来费事。
其实尽孝并不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没有哪个父母会对儿女们奢求什么。尽孝不过是满足一下老人们的心愿,让他们渡过一个幸福开心的晚年而已。
什么是孝?是《论语》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是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是李密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也是闵子骞的芦衣顺母,孟宗的哭竹生笋,姜诗的涌泉跃鲤。这种孝,何其美哉!何其壮在!
冰心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庇荫。孝敬父母是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悲吟声声泣,声声呼严父;碧水哭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还能再等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