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儿6岁了,久住医院的米尔格兰太太病情越来越复杂,在绝望的等待中,米尔格兰不愿蹉跎女儿的童年岁月,暗暗地下决心:要给女儿买一架手风琴。
于是,米尔格兰躲开医护人员和病友的视线,每顿饭节省0.05元的菜钱,终于,米尔格兰攒足了买琴的钱。于是,米尔格兰的丈夫清晨排队买琴。但是,手风琴供应紧张,市中心的专卖店一天只卖13架琴。前面两架60贝司的没赶上,结果买回了一架48贝司的手风琴。
哪知道只用了1个月,老师就要求换60贝司以上的琴。那么,首要任务是卖掉这架琴。
这对米尔格兰家是一个大难题,米尔格兰太太下不了楼,如何到市场上去卖琴;米尔格兰的丈夫是一个连问路也不好意思的腼腆男士,站在马路上吆喝着卖琴实在难为他。米尔格兰在病床上张罗了两个月,也没有个着落。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琴盒跟前看一眼,她希望和失望的眼神使米尔格兰不能泰然相对。
在万般无奈之际,一天,米尔格兰想起自己曾经瘫痪的母亲,她总是信任地把家庭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子女们,米尔格兰的二姐6岁时,就开始给全家做饭。米尔格兰13岁时,就带着4岁的侄儿往返于芝加哥和帕萨迪拉之间。母亲鼓励的目光,大胆的使用,使米尔格兰6个兄妹在早年丧父、母亲瘫痪的困境中,优异地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都办事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对母亲的孝敬,令亲朋好友视为楷模。
是否也让女儿去担此重任,让家庭的不利因素在女儿身上变成积极因素呢?米尔格兰记得与女儿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她说:“任何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不是万能的,孩子,我们也需要你的帮助,我相信你能帮助爸爸上街去卖琴。”
母亲没想到女儿却说:“我早就想去,又不敢跟你们说。我们明天就去卖琴吧。”
随即,米尔格兰太太为他们写了一张招牌:“减价销售”。
头一天出去,父女俩在寒风中站了五六个小时,也没有人买。为什么呢?米尔格兰全家一块儿分析:第一,地点没找好;第二,人家看那么新的琴就买,还以为是坏琴呢?为此,第二天,他们换了地方,找到了买琴的那个商店,在商店门口女儿还拉起了《买花姑娘》插曲,“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
那熟悉的带点儿忧伤的乐曲吸引着人们驻足观望,人们夸赞女儿勇敢懂事。女儿受到鼓舞,拉得十分动情。很快,琴被一位小学教师买走。这时正赶上手风琴涨价,那个教师认为按原价买到就已经是减价销售了,心满意足地交了钱就走。女儿拦住他说,这是旧琴不能按原价卖,又退给人家70元钱。那个教师感动得再三和米尔格兰的丈夫握手。
女儿和她父亲一路唱着,笑着,回到家。女儿得意地跟米尔格兰太太说:“妈妈,以后你们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就交给我!”
从此以后,为父母分忧成了米尔格兰女儿的一大快事。她六七岁担当了家庭的采购,还负责往医院给生病的妈妈送饭。在生活中,她能做到自理,从不给家长添麻烦。
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米尔格兰女儿长大成人了。由于在少年的生活中饱受家庭的不幸和挫折,她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位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