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有好几位老师对我说:“唐老师,你班的小调皮有好几个,你得留心啊!”“唐老师,某某是一个吵客,你得对他严格些。”我听了心里半信半疑,但发生的一件事马上证实了其他老师的话。第一天的第一节语文课上,铃声一响,我就走进了教室,可看到的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呢?有几个男同学还在一起你推我拉,看到我走了进来才慢吞吞地走到自己座位上,可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而且坐也没有坐相,脚搭到了凳子上,人靠在了墙上,桌上书也没有拿出来。我朝他们看了好久,他们才慢慢地拿出了书。开始上课了,开头十分钟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认真地思考,积极地举手发言。可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位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开小差了,还随便插嘴。我朝他们瞪了一眼,他们才坐坐好,可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我感觉一节课上下来好累啊!但我想一定先抓好班级的纪律,纪律是保证,这个抓不好,怎么搞好这个班级呢。
一下课,我回到了办公室,马上跟其他老师说了这事,还向他们讨教应该怎么办。有的说,你以后要对他们凶一点,让他们怕你。有的说他们还小,你多吓吓他们,可千万别给他们笑脸,不然,他们可要爬带你头上来的。我想也对,这也是我以前做班主任一贯的做法,就照他们说的办。
嘿,效果还不错,学生们看到了我绷得紧紧的脸,上课也守纪律了,随便插嘴的人也少了。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你的脸稍微松弛一下也不行。看起来,其他老师教给我并非是良策,我得自己找解决的办法。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我应该从学生那头找原因。
于是我课间经常有意在教室里多呆一会儿,问问他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最喜欢上什么课,对唐老师的印象如何;中午我天天和他们一起吃饭,问他们喜欢吃什么菜,家里谁的菜烧得最好吃;班队课上我让他们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大家听;活动课上,我又和他们一起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与学生们共同生活的几天里,我发现孩子们是那么的朴实,纯洁,同时也感到他们非常愿意和我这个老师谈心,说话,当然我也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做他们的知心人,感觉自己好像年轻了许多。于是开始了我们朋友式的相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加深了。我想解决问题的火候到了。这时候,一位叫钱涛的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但是纪律却很松散,坐在椅子上想说就说,不时还与周围同学发生争执,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下课我找他谈话,抓住他积极发言的闪光点,告诉他动脑想问题是对的,但要举手,不能想说就说,必须经过老师同意才能说,如果大家都这样,你一言我一语,那老师谁的也听不清。你很聪明,有些问题一听就明白,会了固然好,可不能打扰别的同学听课,再往深处想想或看看自己还有无不懂的问题。他点了点头,答应以后上课按要求做,保证不再违反纪律。没过两天他就开始反复了。我想这是正常现象,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行了的。放学后我又一次与他谈心,我把他叫到跟前,拍着他的肩膀问他想不想当生活委员,原来他早就盼望能做一名班干部。我抓住这一契机与他来了一个君子口头协定,“只要你纪律上不出问题,老师就让你当班级的生活委员。”当时他可高兴了,还不停地问“老师是真的吗?”“只要你在纪律上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正因为抓住了他的心理,展开朋友式的谈心,帮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使他在纪律上有了明显进步,而且生活委员当得非常称职,学期末还被评为了班中的优秀班干部。
钱涛有了明显的进步,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为其他同学作出了榜样,班级的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通过对钱涛的教育,我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对少数挚友开放。他们都渴求有真诚的友谊,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挚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老师和学生只有成为了朋友,才会共同努力去搞好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