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勇
1、第二段“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这四方’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这段话以孔子自己对衣食的态度,说明他处在相对安定的时代,对个人的关注还比较浓厚,生活还能有所讲究,还是相对悠闲、愉悦的;又以孟子对天下的忧虑,说明他处在社会大动荡的年代,关注更多的是天下百姓的疾苦,因而“凡事紧张”。一是对自己,一是对天下,能不能放在一起对比?笔者以为,若放在一起对比,落脚点应是比较他们所关注的何以有内外之别。只有如此,才能构成对比。当然作者是先讲不同,然后在下一部分才探究其原因的,问题是后面也没有照应的地方。因而这里的对比,似有些不妥。
2、第三段“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照这句话来看,作者认为“观过,斯知仁矣”意为:观察过错,就能懂得什么是“仁”。教参对课后练习二的解答中,也是这么看的。可为什么课下注释,却把这句话译为“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能知道一个人是否有仁德”?
3、倒数第三段的意思甚为费解,笔者反复思索,才似乎领会了作者的意思:《孟子》曾被当作“政治哲学”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估量的影响,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孟子》是富有情感、多直觉思维,甚至往往带有强迫性,而且他的思想也只符合简单的农业社会,因而不能把它当成真理,当成教条。原文是否可以修改得明白一些?是不是语言上也有不当才影响了理解?比如“在一个简单有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是否应修改为“……被奉作经典,也是符合事实需要的”?
4、最后一段“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前人已经说过: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交通又便利,商业开始互通有无,社会之流动性大,加以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等。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其中历史地理之间该不该用顿号?有没有“历史地理”这门学问?前人所说“华北黄土地带,……兵器等等”,这不是“中国历史地理”特点?不是的话,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文中该不该略作介绍?最后一句话是不是和本段有点脱节,作为全文的结句是否也有点不妥呢?似乎是个半头句子?